今年以来,伴随着“向海图强”的冲锋号,盐城市射阳县新坍镇坚定不移把全镇工作放在向海图强大局中定位谋划,聚力打造“产业融合示范镇、生态田园特色镇、精致文旅样板镇”,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更加奋进的姿态,打破内陆思维转身向海,推进协同发展错位扬优。
向海而谋未必依海而生
新坍镇虽然地处沿海开发腹地,但既不沿海也不临海,地理位置的局限性让新坍镇没有滩涂、海港、海岸等资源,想要向海图强就必须独辟蹊径,走出一条错位扬优的协同发展之路。
该镇通过谋划召开“向海图强”思路研讨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建立产业向海、胸怀向海、文化向海课题组,推动实现格局联海、交通近海、产业融海的大方向,坚决破除与海无关思想,摒弃向海必须靠海的狭隘观念,以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推进新坍镇未来发展。
该镇主动策应交通变革、产业融合、文化品牌等要素,努力实现互补互促、借势发力,让海风同样吹进这片红色热土。
强产兴业兼顾联动互补
新坍镇主动发挥“拼、抢、争”的意识,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要,坚定不移打造“纺织小镇”,实施纺织产业“三年强链计划”,力争3年内承接加弹机100台、落户下游织造家纺企业10家以上,形成年产化纤原材料28万吨的生产能力,纺织产能达到80万锭。
该镇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在米制品深加工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冬桃、芡实、醉螺醉蟹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形成既从海边要又向沿海送的产销模式。加快推动园区载体建设,坚持产业园区向外扩,存量盘活向内生的基本原则,围绕高端纺织、机械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三个主导产业,有针对性招引一批与射阳全县主导产业、海洋产业相匹配的产业项目。
该镇主动融入射阳全县高端纺织产业发展大局,努力形成与纺织染整产业园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镇内“智慧家纺”产业链,逐步构建起加弹、纺纱、织造、印染的互补带动,形成年产值超20亿元、税收超3000万元、用工超2000人的产业集群。
文化融合促进海陆共生
新坍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沿海县份特有的特色化乡村风光,将新坍独有的红色历史文化与射阳全县共有的海洋文化共生共融。
该镇结合当前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加快推进新潮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有意识融入沿海元素和沿海大区域的特色居住差异,打造多维度景观节点,突出生态底色,有机结合万亩生态林、绿色果园、幸福河湖、绿美村庄等要素,整体推进新潮老九队居住点等年代建筑改造,让厚重的历史感和精致的现代感相生相应。
该镇积极争取226省道改线、特阜线跨黄沙港高架桥西移等交通工程,以兴新线全线贯通为契机,重塑交通坐标,拉近向海距离。
新坍镇以“实干担当彰显大海品格”的思维,深刻把握向海图强的内在精髓,敞开怀抱吸纳借鉴沿海板块的成功发展经验,主动策应沿海发展的要素需求,让向海图强成为新坍全镇上下争先进位、协同发展的根本追求。(王义豪 刘松林 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