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提出加快国土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行动,到2020年开展300个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村镇建设。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节约优先”的原则,2021年6月份,常州市钟楼区开始全面实施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22年4月份,《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率先在全省通过了省自然资源厅的复核。
据了解,这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涉及32个自然村,800多户家庭和2500多人口,总投资17.4亿元,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近7亿元。“我们做了多轮大量的实地调研,一户一户走过来,所有的方案都提前公示,全过程向老百姓公开,包括后期的建设方案也是如此。”钟楼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水利局副局长柴燕江表示,项目的推进比较顺利,这都得益于项目组在前期所做的扎实的宣传动员工作。目前该项目的知晓率达到了100%,支持率也在97%以上。泰村集中居住区将建成现代化宜居农房314套,高层公寓40套;杏塘将建成农房341套,公寓30套。
项目之所以能够进展如此顺利,一方面得益于项目组的积极推动,另一方面也在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切切实实让当地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首先是耕地质量有提升,建设了450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国家提出的防止耕地“非粮化”的要求,保障了粮食安全。其次耕地面积有增加,“整个整治实现了两个5%的增加,一是新增耕地增加了5%,二是涉及到调整的永久基本农田增加了5%。”柴燕江表示。同时对建设用地进行了集约节约化整治,整理出160亩农村集体用地,集体经营性土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资源保障,是实现村强民富的物质基础。另外,在集中居住方面,也根据常州市出台的相关政策,在雨污水处理、河塘整治、农村公路等方面进行了升级改造,提升了人居环境。“不是简单地赶上楼,而是要让村民真真切切感受到城乡一体化带来的红利。”
据了解,钟楼区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不光是有政府投资,还有村民自筹资金和社会资本的参与,这为同类项目资金筹集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该项目位于常州两湖创新区建设的范围之内,钟楼区委区政府明确了邹区镇239省道以西作为乡村振兴的试验区,此举不仅丰富了两湖创新区建设的内容,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可靠样板。目前,钟楼区邹区镇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即将进行阶段性验收,下一步,钟楼区将加快试验区的建设,争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盘活集约节约的土地资源,壮大集体资产,助力乡村振兴。(沈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