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行走在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冯庄村,被眼前的一幕所吸引,一亩方塘波光映照,村落景观古色古香,几位老人正在闲话家常,旁边的孩童在兴高采烈地嬉戏,一幅和谐的田园乡村画面呈现在眼前。这是该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冯庄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面下大力气,坚持念好“激、拆、围、清、建、治”六字要诀,全面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如今已经从曾经的软弱涣散村蝶变成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先后入选了2021年《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获得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找准“突破点”,做到“整”有章法。系统化“定方向”。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未来发展,邀请专家驻场调研,在反复开展走访调研基础上,提出以“渔耕水韵、簖邂冯庄”为建设主题,积极融入溱湖旅游板块成为“渔耕驿村”的发展定位,总体实施“区域联动、村产联合、触谋带动、窗口辐射”四大发展策略。全员化“快推进”。冯庄村注重提升群众参与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召开“冯庄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党员模范带头、思想动员等,充分发动老干部、村民代表、党员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实现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产业化“抓落实”。针对环境整治“钱”从哪来的问题,冯庄村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农旅经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促进养殖、产品销售、研学旅游等产业发展,形成产销联动、致富增收的强大合力,并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各职能部门项目支持、发动群众踊跃捐款、集体适当配套等方式,共汇聚各类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村庄建设。
培育“引爆点”,做到“改”有活力。“面子”上全域整治。围绕村容村貌、田容田貌、塘容塘貌、宅容宅貌,深入开展“道路绿化改造、沿路环境提升、农田环境整理、村庄面貌整治、河塘水质清理”五大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通过拉网式“激、拆、围、清、建、治”,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节点”上全力打造。围绕“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要求,冯庄村开展了关键节点打造、立面改观、景点配套和导向标识安装,完成村庄入口标识改造提升,完成沿线巷道风貌提升。新建渔业产业园服务中心、溱湖簖蟹渔事文化展示中心、溱湖簖蟹主题驿站等节点,突出围绕稻田综合种养、渔业生产养殖、渔事趣味观光等主要功能展现,通过实行“园区嵌入景区、景区融入园区”来提升形象。“硬件”上全面升级。按照“绿化、美化、亮化”的原则,冯庄村积极完善基建工程和生产生活公共设施设备的配套,建成中小型污水处理站和农业生产污水净化处理池,建设三类水冲式公厕,设置定点投放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村庄、园区、农田主干道全部进行了白改黑和拓宽改造,主干道沿线两面现栽植绿化树木,建有候车亭、渔耕驿站和景观小品。加大水路交通建设投入,打通黄村河、葫芦山河、庄内河,沿线两面补栽绿化树木,重要节点地段配套新建有上下码头和防护设施。
打造“标志点”,做到“治”有妙招。建机制、重整治。三分建、七分管。人居环境整治,后续维护至关重要。冯庄村注重机制建设,不断健全村庄设施维护、道路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等机制,在清扫、清运垃圾等方面,配齐配强保洁队伍和设施,做到运行高效、管护到位。大力落实河长制,在“巡、盯、管、督”上下更大功夫,“水安河畅、水清岸绿、水秀景丽、人文之美”的生态美丽河道正逐步走向现实。纯民风、齐整治。在深化“党员亮相、党员示范、党员包户”活动的基础上,推行网格化管理,压实农户门前环境、卫生、绿化“三包”责任。同时,大力开展“美丽庭院”“ 星级文明户评选”创建活动,以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营造良好氛围。传文明、巧整治。建成共享记忆馆,复建保存冯庄老物件、诊所、私塾、公社、茶馆、戏台等,努力让传统特色文化沉淀在冯庄村;积极办好溱湖簖蟹开捕节、二月二女儿节等传统节日,打造渔事文化展示中心等。通过宣传教育和实践,积极凝聚村民向心力,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从而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新机制。(唐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