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天下安。
作为国家治理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审计工作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江苏,则兴起了基于粮食从生产到流通全生命周期视角的研究型审计。在实际运用中,该审计框架为“粮食安全”切实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022年1月12日至2022年5月8日,射阳县审计局采用了研究型审计框架,对全县涉粮的32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2017年-2021年粮食安全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根据研究型审计框架,在粮食生产环节,重点从五个方面开展了审计工作。一是加强种子安全审计;二是做好农田保护审计;三是粮食生产技术使用情况审计;四是粮食生产环节中政策资金补助审计;五是粮食生产环节涉粮企业审计。
在粮食流通环节,则重点从六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粮食收购环节,需要关注当年地区粮食收购数量、粮食收购价格以及粮食的来源等问题;二是在粮食储存环节,关注实际粮食库存数量、外租仓库粮食存储情况、粮食质量等。三是在粮食轮换环节,重点审计粮食出库的合规性,出库的真实性,动态关注出库的损耗率;四是在粮食流通环节涉粮资金的审计,聚焦稻谷收购补贴是否存在超申请时限,审核意见是否缺失,是否超范围发放,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五是在粮食加工环节,重点关注区域内粮油加工供应链的完整性,保证日常食品供应的可持续性及稳健性;六是在粮食流通环节涉粮企业的审计,关注粮食企业的财务收支、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及执行、资金管理、工程项目招标情况。
通过研究型审计框架,发现了许多隐匿性强却十分关键的问题。如在粮食生产上,该县种子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粮食生产新方法新技术上运用不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在粮食流通上,通过查阅粮食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检查内控制度执行记录,检查内审机构设置情况,检查内审机构工作痕迹,发现国有粮企改革统筹推进不力,国有粮库布局不够合理,推动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缓慢等。
据介绍,研究型粮食审计框架与以往不同的是,首次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审计视角。该审计框架主要聚焦“生产”和“流通”环节中党和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审计,以及各环节中针对所涉及粮食企业的经营审计,更能满足当前粮食政策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吴萍 刘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