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东风生万物”思必驰DFM-2大模型及创新技术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园区圆满举行,这也是苏州本土企业首次发布的通用大模型。
2022年以来,园区科技企业思必驰获评语言计算国家平台之后,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前瞻布局30余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累计开放成熟技术64项,突破大语言模型算法和工程壁垒,探索产业新应用;围绕资源和算力开放,与超过200家第三方信源深度合作,沉淀超过180个交互领域技能,行业方案超100项,应用调用次数超过30亿次,平台已积累了超60万开发者和生态伙伴,启动建设“声学及硬件测试中心”“A 智算及大模型训练中心”“知识及内容生产中心”和“对话系统云服务中台”。
谈到通用大模型,思必驰董事长、CEO高始兴表示,企业利用其集成的AI技术,已经推动吴方言数字化工作已由数据采集走向场景应用。同时,企业扎根车联网、物联网、公安政务等的相关行业。让迭代升级的大模型赋能整个生态衍生发展并高质量提升。“让我们客户的产品,比如电视等等成为每个空间的助手,摆脱遥控器,动动手就可以了。”
发布会现场,思必驰首席科学家俞凯、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秦伟、合众新能源汽车公司软件开发总工蔡勇、老板电器高级副总裁周海昕博士等行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演讲,纵论大模型在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活动中,思必驰与众多头部合作伙伴签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行业标杆产品。“我们会给每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安上高级的大脑,一起成长,服务社会的方方面面,助力美好生活。”展望前景,高始兴信心满满。
根据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国内参数在10亿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全国已发布了79个。苏州除了思必驰发布的通用大模型外,还有企查查研发的商查大模型“知彼阿尔法”,智慧芽研发的智慧芽GPT,百图生科苏州研发中心参与研发的生命科学大模型驱动的AIGP平台等。苏州本土的人工智能企业正在积极、深度参与大模型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竞争。(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