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盐城东台市晶澳科技项目开工建设刚满百日,首件高效能光伏组件下线,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设计产能10GW,单体规模目前国内最大。2022年,东台市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达1500.6亿元,总量盐城第一,连续7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当前,东台锚定“工业强市”首位战略,紧扣强链补链延链目标,以重大项目突破为抓手,加快构建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集群效应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制造为本 新兴产业加速扩量

  江苏被赋予“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的重大任务。“我们始终把工业强市作为发展之基,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突破、集群化迈进、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发展水平高、规模体量大、质量效益优的区域制造中心。”东台市委书记商建明说。

  (晶澳科技东台基地)

  近年来,东台市以“链条延伸、集群共建”为主线,围绕“5+2”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大健康五大主导产业,加快布局数字经济、海洋经济两大产业,重点发展晶硅光伏、物联通信设备、智能装备制造及核心部件等9条产业链,深入推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推动新兴产业加速扩量。2022年,五大主导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占全市制造业比重78%。

  同时,发挥好产业园区的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推动经济开发区、沿海区、高新区致力打造区域有地位的重点产业集群;各镇错位打造区域有影响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作为东台市经济发展主战场、排头兵,东台市高新区把握电子信息产业朝着半导体领域集群化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精密结构件、风电装备、物联通信设备、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晶硅光伏6条重点产业链。今年上半年,该区完成全口径工业开票118亿元,同比增长63%;规上工业开票销售73亿元,同比增长4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84%,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5.1亿元。

  紧抓重大项目 全面出击招商选资

  项目为王、招商为要,重大项目是推动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我们牢固树立‘招商第一、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巩固深化招商体制改革成效,选优配强队伍,全面出击招商选资。”东台市副市长崔恒荣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市新签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有64个和46个,其中10亿元项目分别有8个和4个,总量和质量均居盐城前列。

  (东台领胜城科技)

  紧扣主导产业编制“三图三清单”,东台市锚定长三角、珠三角等新兴产业集聚区域,精准对接跨国公司、重点央企、上市公司、龙头民企和各类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发挥以商引商作用,以关键项目突破带动产业链迭代升级。

  推动以商引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军企业领胜城科技的虹吸效应下,东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形成精密结构件、印制电路板、功率半导体、光电显示、通信设备等细分领域,涵盖10个行业23个门类,集聚领益智造等一批为华为、英飞凌、特斯拉等行业巨头配套的领军企业,可生产关键零部件超600种。

  聚焦产业链招商,东台市高新区以现有半导体产业链为磁场,加大与上海、广州、深圳半导体行业联盟合作力度,以拉网合围阵容构建上、中、下游产业链紧密联动、联合开发、迭代验证的产业集群新优势,强力推动富乐华半导体产业园规划建设年内迈出实质性新进展。

  主动靠前服务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从初次考察到签约仅用38天,从土地摘牌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仅用了10天,从今年3月底开工建设到首件光伏组件下线仅100天……晶澳科技东台项目首件光伏组件成功下线的背后,处处体现着东台市营商环境的“速度”和“温度”。

  (东台富乐华)

  以政策导向提振发展信心,以贴心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东台市对标最高标准,聚力打造“东台最懂你”营商服务品牌,系统重塑“六个环境”,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营商环境得分位居盐城第一。

  聚焦企业发展所需所盼,东台市出台“科创18条”“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条”等激励政策,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发展预期。2022年全年兑现奖补资金3亿元,减免缓退税费32.8亿元,发放稳岗就业补贴1.2亿元。

  全市各部门、各镇(区)围绕项目签约、审批、建设、投产关键环节,更大力度优化审批流程,全程帮办代办。纵深推进“企业大走访”,聚焦市场主体在用地用工、环评能耗、融资增信、产业配套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通过盘活低效用地、闲置厂房,开展政银企对接、以商引商、延链补链等方式破解要素制约,千方百计服务企业发展。(朱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