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蝉鸣悦耳。在泰兴市滨江镇双彭村千树万树梨花开家庭农场的彭庄蜜梨采摘园内,一颗颗鲜脆欲滴的梨果挂满枝头,30多名工人抢抓时机采摘鲜果,确保甜美汁多的大翠梨尽快送达顾客手中,让他们第一时间品尝美味。
在村两委的支持下,该梨园农场主程云流转了160多亩土地,探索“梨花旅游+产学合作”的发展模式,由村两委邀请专家提供种植技术、农户提供土地劳务、合作社争取市场订单,打响彭庄蜜梨品牌。“平时,专家们过来帮我们育苗,提高产品质量,现在全年产量和销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程云说。
除线下销售外,双彭村还借助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契机,依托直播新业态,打造梨花驿站直播平台。“我们村依托村两委班子、返乡大学生等群体建立直播人才储备库,定期开展直播培训,把共享平台搭起来,让直播带货活起来,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50万元。”双彭村梨花驿站负责人戴梦娇说。
双彭村的增收是滨江镇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从“兴”出发,积极探索“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的党建引领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梳理闲置资产并加强分档分类盘活利用,挖掘村级潜力,扶持有意向的村发展产业项目,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兴旺,让群众“富”在希望的田野上。
同样,积极探索富民强村新道路的还有三联村。该村根据辖区内企业不同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由村书记带队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动态掌握企业发展需求,做好扶持和服务工作。截至目前,三联村辖区内已有4家规上企业和20多家小微民营企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企融合”共融发展,不断促进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我们努力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新格局,今年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0万元以上。”滨江镇三联村党总支书记褚新成说。
产业强力支撑,乡村振兴底气十足。去年,滨江镇31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7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3万元,强村富民增收做法被泰州作为典型推广。“我们将坚决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继续积极探索村级资金资本化运作路径,推进抱团致富,并灵活运用各类就业系统和平台,开展多形式就业帮扶活动,协助企业建立见习基地,构建园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群体的快速通道,提升劳动就业率。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快富民强镇建设步伐。”滨江镇副镇长丁海容说。(刁丽丽 巩欣然 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