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太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太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并制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具体实施意见。

  (太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工作推进会在常州金坛召开)

  近年来,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绿色化发展为太湖水环境改善作出积极贡献。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面积比重上升,围网养殖全面退出;农业资源实现有效保护,通过有机肥应用、轮作休耕等措施,太湖地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提升;控源减排技术装备得到有力推广,农业废弃物得到回收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工作举措不断创新,出台了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强制性标准,启动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试点,发布全国首个主要农作物化肥用量定额地方标准。

  站在新起点,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制定《加快太湖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推动太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加快种植业绿色发展方面,江苏省今年起将在江阴、武进、昆山、太仓、丹徒等5个县(市、区)开展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试点工作,到2025年太湖流域16个涉农县(市、区)实现“两制”全覆盖。持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引导应用水稻直播改机插、水稻油菜轮作、小麦大豆轮作、小麦绿肥轮作等种植技术和模式,构建适应太湖流域绿色发展的种植制度体系。

  在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方面,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和畜禽生产率为目标,指导养殖场合理布局生产功能区,实现场区内外环境整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广节水、节料、节能、饲料营养调控养殖工艺,实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加强畜禽养殖减排降碳技术推广应用,科学防控动物疫病,打造一批集约高效、装备精良、生态健康、产品优质、管理先进、生产安全、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示范场。

  在促进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方面,今年底前,江苏省将以县(市、区)为单位,全面摸排5亩以上池塘养殖底数,建立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档案。对照相关标准,对已实施标准化改造的池塘开展养殖尾水达标效果评估。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大力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总结典型经验,集成示范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养殖尾水治理、养殖用药减量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太湖地区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走在前列,引领全省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提升。

  江苏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季辉强调,在研究谋划思路举措上,要统筹好绿色发展与稳产高产的关系,并率先探索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创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加大资金人才科技支撑、健全完善联动机制等,确保农业绿色发展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沈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