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8月18日,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数字富农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丁集农村,以特色农产品黄瓜全产业链为调研范本,实地走访当地村民,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探访等方式调研丁集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丁集黄瓜产业自1991年创立以来历经30多年曲折发展,已经成为江苏省黄瓜产业基地和江苏省级“园艺标准园”。近年来,丁集镇着力从资金筹集、技术提升、品种研发、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寻求突破之道,成功闯出一条以产业富民的发展之路,因黄瓜瓜肉清脆细腻,微甜爽口,获得大量民众的喜爱,如今已成为丁集品牌标志。
村民“说”振兴
来到丁集后,实践调研团首先对当地村民、瓜农、政府进行采访与交谈。“我们现在有4500平方米智能温室育苗大棚、200多栋新型的日光温室大棚,发展越来越好哩。”当地一位瓜农动情地说。近年来,得益于“科研机构+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创新经营模式,种植黄瓜的成本降低了,黄瓜产量提升了,品质也不断优化。胡庄村村民宋月芳与李家录夫妇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一年可靠黄瓜收入20万元,在丁集,这样的瓜农还有很多,瓜农们本身敢拼敢闯、辛勤劳作的精神在数字经济的赋能下放大了黄瓜业的潜在产能,让黄瓜产量年年突破新高。
图文数据“观”振兴
调研团成员来到了丁集黄瓜主题科普馆,感受丁集黄瓜的数字产业发展。科普馆讲解员为大家讲解了丁集黄瓜产业自建成以来的三十多年历史。透过一张张照片,一组组数据,团队成员对丁集黄瓜的产业链运作方式、生产销售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实践团还了解到,依托黄瓜产业而建成的“丁集黄瓜主题科普馆”如今已成为丁集文化标志之一。“每年都有很多中小学生来我们这里研学,配合黄瓜产业示范基地、农民培训学校等元素,这里已经形成集观光旅游、农事休闲、农产品采摘、科普培训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基地。”讲解员告诉调研团成员。
图为调研团在参观丁集黄瓜主题科普馆。周千烨 摄
科技园区“探”振兴
在江苏淮阴黄瓜科技小院,调研团又有了新的收获。黄瓜育苗基地里,团队成员为如此大规模的专业化种植而震惊,许许多多专家与研究员正悉心呵护成长中的瓜苗,从播种到定植,到授粉,再到收瓜,这些研究员都亲历亲为,不少人印象中该坐在办公室写字楼办公的专业人员,此刻正身着工作服进行育苗工作。近年来,丁集引进了相当一批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参与到当地黄瓜培育工作中去,这些专业领域人才不辞辛劳,敢吃苦,生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土地上,把青春绽放在基层中。
图为调研团在黄瓜育苗基地研究现代种植技术。 张子安 摄
电商直播“助”振兴
当土生土长的黄瓜与新时代大数据电商相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丁集走访调研的同时,团队成员以直播的形式向广大网民介绍丁集黄瓜,通过介绍黄瓜美容养颜、解毒消肿的功能以及清爽可口、酸辣开胃的做法吸引了一大批观众,依托智慧丁集大数据中心的统计分析,切合当代年轻人的讲解模式呈现方式,效果性的将丁集黄瓜受众面扩大,赢得了一大批客户。
图为调研团合影留念。 周千烨 摄
如何让丁集黄瓜走出江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下一阶段问题聚焦的中心。如今丁集黄瓜产业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由过去的粗加工模式逐渐向精深加工、贸易物流、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领域多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转变,与主导产业形成联动发展格局,产业融合发展蓬勃向上。与此同时,第四产业的发展正如雨后春笋,实践团以智慧大数据系统为基础,积极促进“互联网电商+”新模式的构建,利用数据分析销售模式,利用电商放大宣发效果,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毫无疑问,数字经济正助力丁集走向坚实的乡村振兴之路,推动“丁集黄瓜节”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范淼儿 蒋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