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当夏,守平安。今年6月以来,按照公安部、江苏省公安厅统一部署,苏州公安机关全警动员、尽锐出战,全力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以下简称:夏季行动)。夏季行动以来,全市呈现警情和发案“双下降”、破案和抓获“双上升”的良好势头。据统计,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2.5%,受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9.4%,破获各类刑事案件同比上升5.2%。

  警察常在、警灯常亮 悉心呵护群众安全感

  夜市不打烊、队伍不下班。夏季行动开展以来,苏州公安机关成立“夏季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办五专班”,全面发起打击破案、巡查宣防、风险管控、网络治理“四项攻坚”。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里”的问题导向,牢牢把握社会治安主动权,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

  “充分整合公安、武警、网格员、群防群治等多方力量,依托警务工作站、巡逻车组、交通岗站,科学设置‘值守点’‘必到点’‘必巡线’,强化重点区域巡查守护。”苏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政委龚健介绍。

  8月5日凌晨,正在执勤的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特勤队员听到葑谊桥边河道内传来呼救声,立即顺声寻找,发现一名落水女子紧紧抓住岸边的垂杨柳,遂立即跳入水中,将女子成功营救上岸。8月24日晚上,太仓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发现路边一辆黑色轿车的车窗和车门均未关闭,车内还有大额现金,在汇报指挥中心联系车主后,一直守在车边,直到车主前来取走钱财并锁好车窗。

  “警察常在、警灯常亮”,全市公安机关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街头路面,摆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靠前开展“打、防、管、治”各项工作。“夏季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投入巡防警力20.84万余人次、车辆5.3万余辆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3万余人次,抓获各类嫌疑人1938人,整改安全隐患4029处。

  以打开路、以防为先 精心构筑平安防火墙

  夏季行动以来,苏州公安机关坚持主动进攻、以打促防,多破快处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违法犯罪,全力侦破现行案件,全市盗窃案件发案数环比下降18.4%,侦破盗窃案件环比上升19%。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充分发挥融合侦查中心龙头作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全力推进“减量控大”“百日行动”专项行动,全市电诈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分别同比下降34.9%、57.9%,破案数、抓获数分别同比上升45.2%、11.7%。

  针对反诈劝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苏州市公安局反诈部门试点打造图文并茂、影音结合、专业劝阻的反诈“唤醒室”,由专业人员为暂时听不进劝阻的受骗者进行互动式、启发式、沉浸式的深度唤醒服务,变“现场劝阻”为“一室唤醒”。

  前不久,市民周女士遭遇网络刷单诈骗,相城公安分局中心商贸城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效果不佳,便邀请周女士来到派出所“唤醒室”。在“听、说、读、练、看”全维度唤醒劝阻攻势下,周女士幡然醒悟,避免了财产损失。激动之余,周女士还申请成为“唤醒”志愿者,要以亲身经历将反诈知识带给更多的身边人。

  目前,全市181个派出所均已全部建成“唤醒室”。数据显示,“唤醒室”投入使用后,预警后受骗者转账率大幅下降,累计成功唤醒受骗者1.2万余人次,避免群众损失2亿余元。

  群防群治、联勤联动 凝心织密治安防控网

  守护平安,离不开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近年来,苏州市公安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按照“派出所主防”的要求,全面打造蓝盾志愿者队伍。“我们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队伍体系,开发了网络工作平台、统一了全市蓝盾志愿者的旗帜和标识,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苏州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五大队大队长胡琦磊说。

  在夏季行动中,广大群众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

  常熟市公安局沙家浜派出所成立由民辅警、志愿者、社区干部组成的“春来治和”反诈志愿队,深入校园、企业,将宣传提醒“送上门”、反诈知识“送进心”;苏州高新区公安分局镇湖派出所民警会同楼道长、村干部,敲“百家门”、访“千户屋”,阻骗26次,挽损39万;吴江区公安局同里派出所在190余家民宿客栈和500余家沿街店铺中吸收了70名“老板”志愿者,打造景区“掌柜联盟”,携手守护景区平安;姑苏公安分局石路派出所通过“小组单元组队、网格分片包干”,持续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扫楼式的安全隐患排查,实现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严查快办、源头治理 用心营造文明安全路

  夏季行动以来,全市公安交警部门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针对夏季交通特点,以“畅安”“清源”“守护”“警钟”四大行动为牵引,迅速掀起夏季整治行动热潮,全力稳定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针对夏季交通违法特点,我们分类分层组织开展‘酒驾醉驾、货车摩托车上高架、电动自行车’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巡控、查控机制,重拳整治各类违法行动。”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刘军说。

  整治交通,不仅要有现场的严查,更要有源头的管理。

  结合暑期、假期、汛期“三期”叠加特点,交警部门全面加强重点车辆、重点人员和重点道路源头管理。针对自驾车、旅游包车、“营转非”大客车、危化品运输车等车辆,严格落实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大力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通过监管平台对辖区逾期未检、未报废重点车辆和逾期未审验、未换证、记满12分的重点车辆驾驶人开展排查梳理。针对重点道路,结合交通事故溯源调查工作,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共排摸梳理临水临崖、事故多发、农村路口等重点道路隐患183处,全部抄告属地党委政府落实整改。(苏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