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按照可持续发展、体系化建设思路,围绕建好、用好、管好、传承好等方面,大力推进银发人才智库功能。
强化全局观念,夯实建库基础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江苏法院老干部信息工作平台”梳理全省法院老法官分布、年龄段、专业方向、实践经验等信息,并结合历年开展志愿服务等情况,召开全省“银发人才库”建设调研座谈会,细化“银发人才库”建设要求。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的方式,经过所辖法院政治部和纪检监察部门双重审核,对辖区内党性强、威信高、经验丰富、乐于奉献、身体较好、相对年轻的专家型老法官登记造册,形成“银发人才数据库”。目前,全省法院系统“银发人才库”共吸纳老法官201人,由专人进行人员档案和进出管理。
明晰建库根本,落实真用善用
牢牢把握建设“银发人才库”的根本,充分发挥“银发人才库”的统筹作用。积极参与法院中心工作,省市两级法院近80名专家型老领导入选省法院咨询委员会,为法院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100余名银发人才常年活跃在法院诉前调解、案件评查等岗位,极大地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10名老法官担任人民调解员,去年以来,共接待当事人200多人次,有效调解了一批老大难缠访案件;4名新退休法官参与书记员招录全过程工作,有效破解了书记员招录工作的难题。全省法院有400余名老法官在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法律辅导员。去年以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3名银发人才进驻铁心桥法庭,定期开展“银发护幼苗”涉少案件调解、办案指导等工作。据统计,已调解涉少案件46件,成功调解17件,极大地缓解了基层法官办案压力。今年,又安排银发人才进驻板桥法庭通过“云享法庭”开展线上调解,助力基层矛盾化解。去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各类志愿服务近3千次,参与团队320个、志愿者3000余人,服务群众10万多人次,发放资料2万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动态化管理
在“江苏法院老干部工作平台”开设“银发人才库”模块,按照“一人一表”模式对入库人才政治面貌、领域专长、志愿方向等23项基本信息逐一登记造册。根据入库银发人才特长,划分党建、刑事、民事、商事、家事、知识产权、环境资源审判、海事等类别,建立相应专业组。定期了解库内人员的身体状况、履职情况,对不宜继续发挥作用的,及时调整出库。
强化激励机制,标杆引领带动
定期选树先进典型,梳理模范标杆。全省法院系统相继涌现出省级志愿服务团队和个人先进典型,如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范兄堂,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徐正均、张建民、黄武进等,淮安市盱眙法院1+4矛盾纠纷化解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洪泽法院张贵银金牌个人调解工作室、最美退役军人等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团队。去年7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银耀天平”志愿服务行动座谈会,对全省法院系统“银耀天平”法律志愿服务29个组织工作先进集体、8个志愿先进团队、39名先进志愿者予以通报表彰。(姜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