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的攀高走强,离不开党组织的定向领航。近年来,南通市崇川区大力实施“红链企航”产业链党建工程,找准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着力在产业链上建堡垒、优服务、聚合力,推动形成“党建引领、融合发展、互助共赢”的发展格局,把党建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堡垒建在链上,组织共建带动发展同向

  “产业链党建是党建工作的新发展、新延伸,要在筑牢组织堡垒上攻坚突破,大力推进有单独党组织、有党员的‘双有’目标提升计划”。5月10日,崇川区召开产业链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各产业链党建联盟党委书记对2023年党建书记项目进行展示,以更实举措促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红色引擎”就此点燃。

  聚焦智能装备、新材料、车联网等六大主导产业链,深化“一链一党委”模式,全面摸排党组织、党员情况,构建实体型与功能型相链接的“1+X+Y+N”开放式组织体系,有效将298家企业,1658名企业党员、20余家合作单位“串点成链”, 产业链“朋友圈”持续扩大。

  围绕卡脖子断点、产业链弱点、上下游延伸点,制定产业链党委运行规则,明确议事协商、月度轮值、联动服务3项机制,协调产业链发展难题,累计召开20次联席活动,解决项目落地、原材料供应、产品交付等问题32个。为链上企业选聘24名党建指导员协同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把产业链党建工作纳入对相关部门党建责任制考核和产业链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扎实推动牵头部门落实抓党建责任。

  资源聚在链上,融合联动催生奋进合力

  为充分发挥产业链党建协调各方、聚合资源作用,变“单打独斗”为“群策群力”,崇川区各产业链党委排定年度活动计划,按照“大型活动一起办、党建活动轮流办”的原则,由具备条件的链上党组织轮流承办,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发展沙龙、行业报告会等活动70场次,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打造高质量发展“聚能环”。

  依托园区、企业高标准建成芯创梧桐、车联网、信创3个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为企业开展党建活动、业务培训提供保障。启动“产融直通车”,推动链上企业与7家金融机构搭建“政银企共建”共建平台,开发“崇e融”小程序,上线28家银行机构70余种金融产品,企业可通过平台“货比三家”融资,今年以来为企业新发放贷款65.71亿元。

  聚焦难点堵点,组织开展支部结对、研发结对、购销等“政研产”对接活动18次,引导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深化合作,与南通理工学院、南通大学等加强合作,新增校地融合、科技合作等载体平台8个,聘请红色顾问、专利顾问、技术顾问等126个。紧盯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智力要素,全面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45个,产业紧缺人才470名,有效破解培育难题,在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评选中,全区有10家产业链企业入选,数量创历年之最。

  服务沉在链上,一流环境消除急难愁盼

  为产业发展排忧解难,调动和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是关键。“作为服务经济促发展的排头兵,我们积极主动作为,严格落细、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链上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江超介绍,通过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崇川139名首席服务员和党建指导员主动靠前服务,累计走访172家链上企业,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问题119个,兑现扶持奖补及退税资金22.8亿元,牵线产学研项目185个。

  健全完善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三张清单”机制,排查出企业需求问题36个,整合10家职能部门32项优势资源,明确产业链4大行动项目51项子行动,推动需求、资源、项目有效对接。编发《“红链企航”助企服务手册》,选派36名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组建“红链企航”助企服务团,明确服务团工作职责和运行机制。

  打造8个红色直播间,延伸“互联网+营商环境”新模式,为企业提供业务培训、政策宣讲、员工关爱等服务,开展公益宣讲36场,提供咨询指导等服务200余次,为链上企业把脉问诊,纾困解难。聚焦链上企业单身职工交友难题,组织开展“链爱五月天·遇见更美好的你” “链中有恋 别有峰秦”相亲活动,提升企业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沈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