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耕地保护工作中巡查范围广、难度大、精度低、人员少等问题,今年初,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政府与“云里听”矿山防盗采系统研发团队——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国庆团队共同探索,历经2个月研发出“天眼巡”耕地保护监测预警系统,力争将违法情况扼杀在苗头之中。据悉,今年6月,该系统已作为省自然资源科技项目被正式立项。

  校地合作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基层耕地保护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土地违法行为变得更加复杂隐蔽、花样百出,执法部门力量薄弱、监管受限,种种原因共同导致了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情况层出不穷。在被动应对工作的同时,大许镇主动思考,积极寻找解决源头问题的方法,在多次的实践与摸索创新后,最终形成了以无人机巡查为基础的数字化管理辅助土地治理新形式。今年初,大许镇与电子科技大学王国庆团队合作交流,以大许为试验站点,研究开发出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技术为基础的“天眼巡”,旨在利用此项技术更好地推进城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基础设施、智能化设备的建设,对全镇土地进行智能化处理,对耕地保护工作进行精准识别和管理,以数字化技术加速推动大许镇智能化城镇建设。

  四大优势提高土地管理效率

  “天眼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实现违法用地问题的快速发现、及时处理和有效管控。对比以往的工作方式,“天眼巡”具有四大优势。全自动、全方位、全天候快速巡查。通过预设路线和时间,无人机可每天自动执行巡查任务,有效覆盖半径可达8km,每日飞行频率达10-20次,每日可巡查60平方公里。数据支撑,精准定位。无人机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实时对比分析,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分类,判定土地使用情况的性质,确定违法用地的具体位置。实时发现、实时预警。飞行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会同步通过特殊算法进行图层比对确认,并通知到相关责任人,以及时制止进行中的违法行为,从而达成飞机未落地、人员已到位的效果。低成本,高效率,人工协同实现常态化管控。对人工巡查中发现的隐患位置可进行点对点定时监控,实现常态化管控。

  坚持不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长久工程,大许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以改革创新和能力建设为抓手,提高基层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据了解,自“天眼巡”投入使用以来,大许镇提前预警十余起乱占耕地行为,并立刻采取整治措施,坚决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天眼巡”是对耕地保护工作的创新型变革,随着“天眼巡”的不断更新与运用,该技术可以对全市土地工作的高效化、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撑,可与“云里听”一样作为先进典型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