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渡镇党委在溧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力聚焦“六大品质”,奋力奋战“十项工程”,坚持以“蔷薇红”党建品牌为主线,积极探索红色党建、干部队伍、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五位一体”党建引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不断提质、乡村振兴持续提速。

  从整体上谋划,构建党建引领体系

  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设计,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领域、全要素、全周期推进党建引领体系。一是党委梯次推动制定“作战图”。以“蔷薇红”为统领,加快搭建“1+3+4+N”党建工作矩阵,涵盖组织建设、干部培养、志愿服务、网格联动等内容。总结凝练并大力弘扬以“变涝为利、大智大勇”为核心的南渡斗争精神,鼓励党员干部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着力向发展聚焦、为发展开路。二是支部上下联动拧紧“责任链”。坚持机关党建与两新党建一手抓,采用“党群共建、镇企联动”模式,推动机关党组织“下沉”与两新党组织“上浮”。创新成立园区企业综合党委,组建红色助企联络员队伍,汇编《南渡镇助企纾困政策》,在党建共建中助力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成立常州市首家优质稻米产业农合联党委,推动农业企业同频共振、抱团发展。三是党员示范带动培树“排头兵”。打造以年轻干部为核心、镇村两级党员干部为覆盖的“青桐计划”,聚焦年轻干部远航、中层干部定航、村书记领航三大工程,重点选拔9名村干部到镇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等岗位锻炼,选派27名精兵到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乡村振兴等一线历练,实现综合能力、过硬本领“练”与“炼”的双重提升,全面锻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南渡团队。

  在关键处发力,破解治理瓶颈难题

  聚焦基层治理的关键和短板,聚力研判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准治理的难点焦点,以破解难题带动整体跃升。一是在建强“关键节点”上攻坚突破。紧盯当前的发展大局和工作重点,创造性推动“五下基层”走深走实,以“15分钟红色服务圈”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全镇各级干部累计走访群众超3万人,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680余件。以点带面式推动“全科社工”全面推行,着力解决群众办事的痛点赌点。二是在抓好“关键小事”上攻坚突破。持续深化南渡镇“党员代办制”策源地优势,在注重实效和扩大内涵上下功夫、做文章,培育一批讲政治、懂业务、能担当的优秀“代办员”,深入一线为民解难、为企分忧。2022年“党员代办制”入选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紧盯群众“身边小事”,新建扩建如意小食堂、睦邻点6家,加快村级天然气一体化提升工程,改造提升4家老旧小区,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做实大民生、托起大幸福。三是在补齐“关键短板”上攻坚突破。全力开展薪火点亮工程,全域制定“一村一策”提档方案,改造提升14个村党群服务中心,重点围绕民生需求、功能配备、保障运转等短板弱项,筑牢为民服务新阵地。建成2个龙城红色驿站、1个龙城红色服务吧、1家红色物业,打造惠民服务新平台。

  向最末梢聚能,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着眼党建引领、产业联动、三产融合,提高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水平,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动能向末梢延伸、发展力量向末端下沉。一是在抓实“基础单元”上持续用力。农业产业是乡村的最基础单元,是振兴的最基础目标。南渡镇坚决抓好农业生产,松林农机合作社获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称号,南渡成功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二是在壮大“一线引擎”上持续用力。不断探索增收路径,做大做强集体经济。鼓励村级通过入股、置换、租赁等方式,对村内闲置的房屋和宅基地进行改造利用、对外招商,有效盘活闲置资金、资产、资源。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取得10余家重点企业的鼎力支持,形成工业反哺农业、二产带动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三是在强化“实体支撑”上持续用力。坚持大党建引领大发展,今年以来全镇新签约项目6个,勇夺全市5月招商引资冠军。天赐二期被列入2023年省重大项目清单,新增入库常州市重大项目2个,创历年之最。构建以“党建+专班”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新范式,2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经济平稳运行、承压而上,继续朝着工业经济净增百亿的目标奋勇前进。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南渡镇党委将坚持党建引领,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的使命担当,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为溧阳建设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贡献更多南渡力量。(江苏省委选调生、溧阳市南渡镇办公室副主任 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