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回归原点——中国当代国画名家经典作品摹写展”的参展艺术家、评论家、展览团队以“经典与当代中国画创作之关联”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真诚、生动、鲜活的研讨。研讨会从“原点”出发,探讨经典和中国画创作的关系,与艺术家自身创作的关系。有的艺术家谈到传统是发展的基石,理解传统,走近传统,但又从传统中化古为新;有的则认为展览让其看到了艺术家的来处,各自从传统中国画的某一个点出发,发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但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能否成为别人的起点才是最重要的。李安源、王海滨、王雪峰、喻慧、于量、孙震生、秦修平、周睿、李桐、李金国、陈瑞、苏锐、籍洪达、毕晓慧、苏宗辉、魏久捷等分别从独特角度发言,研讨会持续到中午一时许。
参与研讨会的艺术家、评论家们高度评价此次展览的策展理念、学术价值,体现出在当下中国画发展的艺术史的价值和意义。展览的魅力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体现了精神气象与包容度。参会人员对金陵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表示感谢。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安源主持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现场
当天下午3点,“回归原点——中国当代国画名家经典作品摹写展”开幕式在金陵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主办。
展览以中国画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也引领了审美和追求,弘扬文化精神,意在体现南京一直以来对中国画的重视和推崇。展览邀请了64位知名当代国画名家,对经典绘画的作品进行摹写与创作,反映当代艺术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护与全新解读。展览用全新的视角对经典作品进行显微镜式的微观解剖和望远镜式的历史观照,对艺术家整体风貌的概况梳理和呈现,探索其绘画风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开幕式上,南京书画院名誉院长朱道平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出的精品力作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释了美术工作者的文化信仰、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更体现了公立美术馆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他曾在南京书画院工作了40余年,非常荣幸能够为画院、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真切体会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海滨作为艺术家代表发言。他说展览的规模体量感人,展陈效果独具匠心,展出的作品水准高深,共同呈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对传统、对经典的坚守和对传承创新的可贵探索,启发了同仁们在借古开今、中西文化对话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推动传续经典、融创世界优秀文化因子,实现守正创新。
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刘伟冬对展览发表感言,展览的创意和理念往往胜过展出的作品,经典的作品经过岁月的洗礼,能透露时代的信息,使观众获得审美的感受,中国画的原点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回归原点同时也是重新出发。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谈及本次展览,归纳了中国画中笔墨、精神与责任、和谐、中庸的美学理念。中国画探寻的是水墨浓淡之间,写实写意之间的平衡。最终呈现的是和而不同,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共生共荣,百花齐放。
开幕式由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主持。他表示金陵美术馆刚刚过完十周岁的生日,美术馆的成长离不开诸位的支持,对到场的艺术家、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开幕式后,到场嘉宾一同参观了展览。
南京书画院名誉院长朱道平致辞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海滨作为艺术家代表发言
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刘伟冬对展览发表感言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致辞
开幕式由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主持
江苏省委原常委、江苏省委原政法委书记林祥国,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省委统战部原部长王雪非,原南京军区联勤部政委、少将汪晓荣,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万进,南京市政协副主席金卫东,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政,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国家画院院委、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为展览揭幕。(苏艺)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经典与回溯(第一单元)
策展人:张凡
(按姓氏笔画排序)
传续与融创(第二单元)
策展人:张雪婷
(按年龄排序)
法度与破立(第三单元)
策展人:王曦
(按姓氏笔划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