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智慧城市专委会共同主办的“文化传承与链式创新”六十周年院庆科创论坛举行。论坛围绕“文化数字化建设、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化技术创新”主题,汇集国内顶尖高校、领军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守正创新和传承发展,为推进文化数字化多领域多维度合作,共建文化产业大生态贡献力量。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许继金,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江苏省委网信办副主任王万军,江苏省邮政管理局局长蒋波,江苏省专用通信局局长陆凤祖,中央网信办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江苏分中心主任巫鹏程,南京市建邺区区长姜宸,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刘青山,省宏观经济学会理事长李义,江苏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唐宏彬,南京团市委副书记王军,江苏电信副总经理谢旸,江苏有线副总经理陈松,中兴通讯副总裁陆平,华为电信系统部总经理毛中军,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主任翁晓泳,新华网总裁助理徐寿权,深圳招华会展运营公司副总经理毛大奔、赣州国投公司总经理谢忠祥等领导莅临论坛。中通服设计院党委书记、总经理朱强主持论坛并致欢迎辞。

中通服设计院党委书记、总经理 朱强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许继金,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南京市建邺区区长姜宸,中国通服江苏公司总经理,中通服设计院董事长殷鹏等领导致辞。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许继金

  许继金对中通服设计院成立六十周年取得的良好发展成绩和科创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设计院过去六十年的成长、发展、壮大见证了我国信息通信业跨越式发展,为江苏省的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而信息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也助推了设计院的成长壮大。他提出,全省信息通信业正处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通服设计院作为数字化建设发展的“排头兵”,要持续围绕数字中国主航道提升咨询引领、设计实施、产品研发一体化能力。省通信管理局将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通服设计院的发展,共同助推中通服设计院在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价值。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池宇

  池宇表示,中通服设计院作为中国通信信息服务业的“先行者”,在5G、数据中心、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承接并成功交付多项全国大型标杆项目,技术水平及专家人才储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在积极响应、深入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重要部署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他希望中通服设计院对标江苏“1650”产业体系,持续深耕数字化转型赛道,加大产品研发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网络强省、制造强省、数字江苏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南京市建邺区委副书记、区长 姜宸

  姜宸指出,建邺作为设计院的“城市合伙人”,陪伴和见证了设计院的每一个高光时刻,而设计院也深度参与了建邺的高质量发展。他希望中通服设计院能够以六十载征程为新的起点,继续在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浪潮中奋楫争先、勇立潮头,成为江苏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与建邺区携手打造更多标识性场景、标杆性项目、标志性赛道,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集聚牵引作用,构建建邺数字经济的“产业雁阵”,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中国通服江苏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通服设计院董事长 殷鹏

  殷鹏深情回顾了在设计院工作21年的难忘经历,一代代设计院人接续奋斗,见证了信息通信行业的转型跨越。殷鹏对设计院未来发展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进一步发挥技术领先优势,在“新基建”领域持续深耕、突破创新,当好行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面打造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加快成果转化,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凸显长期价值;三是进一步推进人才强企,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历时六个月精心打磨,由设计院人自主创作的60周年院庆主题歌《勇敢》在论坛发布。歌曲激情澎湃、曲调昂扬,既描绘了中通服设计院六十载光辉征程砥砺初心、传承坚守,更鼓舞着全体设计院人创新超越,赓续卓越华章。

  朱强在《文化传承与链式创新探索》主题报告中,从“踔厉奋发六十载,砥砺前行守初心”“文化传承根和魂,同心筑梦谱新篇”“数字转型新探索,链式创新再突破”三方面总结了中通服设计院六十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阐述了探索转型之路攻克的挑战与突破。他表示,中通服设计院历经初创成长期、筑基奋进期、变革创新期、数智转型期四个关键阶段,一路走来砥砺前行,对主管部门及上级单位的关心与指导、南京市和建邺区政府的呵护与关怀、战略客户、生态伙伴、合作高校,以及历任老领导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朱强表示,近年来中通服设计院锚定数字中国主航道,确立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3I”战略体系,通过研发创新引领,带动公司运营管控、生产交付和产品服务等全方位数智转型,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智慧服务创新型企业。迈入新的征程,中通服设计院将在数字中国发展浪潮中继续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与客户和伙伴携手共赢数字新时代,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为践行数字文化链式创新、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在江苏、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深入实施,中通服设计院携手业内领军企业和研究机构组建了两个产业联合体。

  携手国内一流专业学术机构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江苏有线数据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国有龙头文化企业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江苏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的组建将助力江苏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文化数字化、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化技术创新等关键领域突破形成示范效应。

  联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以及中数文化大数据(苏州)有限公司组建“长江(江苏)文化大数据创新联合体”。联合体的成立将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大数据创新高地,助推长江经济带文化数字化“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四位业界大咖,开展学术分享与交流,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为主题,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助力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通服设计院副总经理 袁源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贺云翱

  贺云翱作题为《文化数字化的创新实践和未来走向思考》主题报告。他表示,“文化数字化”打通“虚”与“实”,改变“时”与“空”,让大家共同分享“文化”的滋养。其根本是为了释放文化资源,挖掘文化价值,再构文化世界,助力文化建设,服务广大人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也让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云”走向国际,推进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展现中国智慧,做出中国贡献。

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理事长、南京元宇宙产业协会会长 潘谷平

  潘谷平作题为《数字时代城市文化整体解决方案—以“文都大脑”为例》主题报告。他提出,面向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为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践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南京文投集团推出数字时代城市文化整体解决方案“文都大脑”,推动城市文化“上云用数赋智落地”。文化传承与数字科技的融合,让传统文化迸发出无限潜力,点燃发展新动能。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外联部主任、中宣部优秀地方文化外宣品评审专家、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视觉和色彩研究中心专家 弘杰

  弘杰作题为《AIGC浪潮下的文化大数据》主题报告。弘杰提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逐步嵌入到文化领域各环节,成为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力量。文化大数据作为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使文化资源以数字形态得到永久保存,形成可共享、可再生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充分挖掘数字文化资源的IP价值,赓续中华文明,以新的视角解读中华文明,以新的方式保护中华文明,以新的力量发展中华文明。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中数文化大数据(苏州)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非遗数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人民日报社人民智库、人民文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张国洪

  张国洪作题为《文化大数据资产的生成和开发》主题报告。他表示,文化大数据资产的生成和开发,是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战略的要点,是国家文化大数据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点。目前,文化大数据资产在认识上存在概念边界混淆,在机制上存在数据孤岛障碍,在价值上存在供需判断分歧。导致了文化大数据资产生成和开发能力不足、市场和交易停滞、供应链和产业链建设缓慢。“长江(江苏)文化大数据创新联合体”的成立,将为文化大数据资产的生成和开发提供解决方案,为价值兑现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建邺区贴心赠礼

  

论坛嘉宾分享蛋糕

  在未来的征程中,中通服设计院将继续围绕“文兴数创,融合共促”,构建“文化+数字”双擎驱动,以数启智,载道承文,努力打造江苏文化数字化“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产业创新中心,为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高媛)

论坛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