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作为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上,如何发现、培育、激励更多年轻干部成长有为?

  10月7日,连云港市举行年轻干部人才“山海新锋”三年培养行动启动仪式暨首批培训班开班仪式。启动仪式后,第一期培训班成员奔赴井冈山、省委党校和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开展培训。

  “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年轻干部工作新精神新要求的重要举措,统筹考虑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需求,坚持市县乡三级联动推进、党员干部人才联合培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当先锋、担当作为能冲锋、善于斗争敢交锋的年轻干部人才队伍。”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构筑年轻干部“蓄水池”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近年来,连云港着力拓宽优秀年轻干部发现渠道,将各领域、各条线优秀年轻干部做好梯队储备,把“蓄水池”持续挖深挖大。树立凭实绩用人的鲜明导向,连云港逐步建立了能力在一线锻炼、实绩在一线考察、晋升在一线推选的正向用人机制,积极安排年轻干部定期不同岗位交流历练,通过历练帮助他们丰富阅历见识、提升履职能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让年轻干部能够成为真正的多面手。

  此次培养行动就根据工作实绩、日常表现、综合考核等情况,立足服务发展、科技创新、固本强基,从全市推荐培养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人才。“我将珍惜这次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升能力的难得机会,力争学有所得、历练成才,奋力当好扎根沃土的‘强基新锋’。”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菜园村党总支副书记沈菊林说。

  遴选三类“新锋”搭建跨领域交流舞台。“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关键。根据发布的《年轻干部人才“山海新锋”三年培养行动方案》,“山海新锋”成员主要由服务新锋、科创新锋、强基新锋组成。其中,“服务新锋”主体为市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科创新锋”主体为入选省市“双创计划”及省“333工程”、市“521工程”青年人才(企业家);“强基新锋”主体为村(社区)干部及后备力量。

  培养行动拟利用3年时间,围绕提升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水平强化教育培训,采取“千名先锋一线淬炼”和“百人百日跟岗实训”方式强化实践锻炼,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参观考察、拓展训练等活动深化调研交流,多措并举助力年轻干部人才成长成才。

  系统化培训提升年轻干部多方能力。围绕强化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四个方面,培训计划明确确保入选成员每年参加党性教育、理论培训、专业训练至少一项,每年参加实践锻炼1个月,三年实现所有项目全覆盖。

  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而言,增长经验、提高能力离不开多方面、多领域的锻炼。《行动方案》结合年轻干部不同层级、不同成长期特点,制定实践锻炼工作方案,开展“挂任结合 实践赋能”年轻干部交流、“千名新锋一线淬炼”、“百人百日跟岗实训”,每年实现人员全覆盖,进一步强脑、练胆、压担。

  其中,强化专业训练立足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进行专题培训和现场教学。实践锻炼,每年下派一批发展潜力足、专业素养高的市直单位中层正职到乡镇,同步选派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岗位历练扎实的乡镇党政正职“上挂”市级机关或市属国企中层。选派年轻干部赴市委巡察组、区域招商中心和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工作专班,以及信访维稳、应急安全等急难险重岗位历练,促进年轻干部多岗位发展、锻炼、成长。(吴琼 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