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农商行始终牢记“立足县域,服务三农,助推城乡经济一体化”使命,结合党建下沉基层,以实际行动助力乡镇发展一镇一品。近日,该行“青虾贷”产品登上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为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沉服务重心、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加大对涉农和小微企业支持,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该行选择社渚镇作为“青虾贷”投放试点地区。社渚镇位于常州市溧阳苏皖交界处,是溧阳市重点中心镇之一,素有“中国青虾第一镇”的美称,青虾养殖面积6.5万亩,2021年又荣获“中国青虾之都”称号,成功建成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持续打响“溧阳青虾”品牌效应,全镇现有青虾养殖面积6.5万亩,从事青虾规模养殖的农户1300多户,全镇拥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43家,协会2家,青虾营销经纪人170多名,青虾销往江浙沪皖鲁等多个城市。

  该行实施多项举措,推动项目进行。该行成立由分管副行长为组长,总行相关部室总经理为成员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零售业务管理部,负责具体方案制定和推进。溧阳市成立由溧阳管理行及社渚镇内的社渚支行、周城支行组成的乡村振兴工作小组,负责社渚镇乡村振兴示范工作的推进。依托党建共建,支行行长充当金融指导员角色,架设乡镇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交流平台,为社渚镇党委政府、工办、农办等部门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定期梳理汇总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金融需求,缩短对小微企业和农户的服务半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力支持“三农”发展。此外,在镇政府的支持下,配备政治素质高、金融业务熟、服务意识强的业务骨干担任金融顾问,建立“一村三顾问”制度,为乡村提供高效、优质、精准的金融服务。秉承“铁脚板”精神,在社渚地区深入开展“整村授信”“信用村建设”等工作,大力推动信用建档评级全覆盖。以“整村授信”为切入口,通过“零售业务批发做”、区域市场“精耕细作”的作业手法,针对青虾养殖村民资金需求“小、散、快”等特点,以一个行政村为单位,借助新型服务渠道,打通“线上线下”壁垒,通过提前授信、用时提款,真正让老百姓生产经营、日常生活消费“不差钱”,也真正做到链接起银行和老百姓之间的信用“快车道”,运用金融科技赋能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区域居民金融需求。在社渚镇积极布局金融便民服务点,建立“一村三顾问”制度,重点宣传“青虾贷”产品及其他金融知识,帮助村民识别和防范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将金融知识送到各村各户,推动提升村民金融素养和乡村信用环境,打通农村金融咨询服务和便捷支付渠道,结合“党建共建融合”,深入农村市场,运用好“金融顾问”机制,为乡村提供高效、优质、精准的金融服务。

  借助这些举措,青虾贷实施效果初步显现。2021年起江南农商行累计对社渚镇发放青虾贷近7000万元,青虾年销售额由2019年的6.5亿元提升至现在的8.5亿元,亩均产出由2019年的3000元提升至7000元,年产青虾6800多吨,进一步带动5000多人就业致富。青虾年销售额、亩均产量均逐年提升,品牌响了,利润多了,农民富了,乡村振兴自然水到渠成。2022年社渚镇被评为江苏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该行挂职副镇长积极牵头支行与乡镇各村委对接,上门走访、实地调研,因地制宜配置不同层级的便民服务点,解决老百姓在青虾生产经营过程中因缺乏抵押、担保而导致的融资难题。各村委党支部带头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开展青虾养殖座谈会十余场,支行党支部坚持以党建结对共建为载体、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目标,因地制宜制定支持乡村振兴项目方案,提出“党建引领”“支农支小”“普及知识”“支部交流”四大类举措。同时,深入推进“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富民强村帮促”“百行进万企”等行动,成为地方金融服务生力军。

  未来,该行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镇政府工会,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联合镇妇联,支持大学生、妇女创业,争取财政优惠政策,为在社渚的青虾养殖创业者提供一份金融助力。为青虾招商引资单位提供优质开户服务,上门服务 、一站式服务,减少客户的往来成本和开户费用,加速推进苏皖合作展示馆运营,聚焦做强长三角青虾交易市场,强化两个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青虾全产业链为主体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新引擎”,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兴,农业兴;农业兴,民族兴。江南农商行将持续探索“党建+业务”的模式,坚持党建下农村方针,不断优化现有的乡村振兴信贷体系,持续推出更多优质扶农富农的特色信贷产品,提升乡村信贷服务水平,将专业的农业信贷产品和服务带到千万农户家中,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加丰硕。(戴誉 唐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