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清水,树青草绿,仿古凉亭,栈道迂回……这里是兴化市戴南镇徐唐村新建成的“河边公园”。村党总支书记高翔说,这里原先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地,在村庄环境整治中“旧貌换新颜”。
新建的“河边公园”
徐唐村是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党总支、村委会确立了不搞大拆大建,因地制宜,打造原生态新村的总体思路。
“春风杨柳”景点
全长近60公里的兴化市西塘港河,流经徐唐村境内有近3公里。他们配合镇党委、镇政府对河道两岸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在保护好水环境的同时,利用原先的树木花草,修剪整合成“翠竹青青”“春风杨柳”“芦苇蒿草”等景点,与岸边的农田景点、庭院景点融为一体,成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春天看菜花,秋天看菊花,夏天看荷花,冬天看芦花。”正在船上“趟”螺蛳的57岁的李大爷编的这首顺口溜,像“炒熟的螺蛳”一样“有滋有味”。他说,老俩口一天可以“趟”到150公斤螺蛳,每斤0.8元,“你们算算多少钱?”“水越干净,螺蛳越多。”李大爷又“补”上一句话。
在船上“趟”螺蛳的李大爷
正在河边水码头上洗菜的72岁的柳如松说:“上河边看风景这是我们村的一个特色,不少水码头旁边都有蒿草、芦苇,既净化水质又养眼。”
具有百年历史的雄黄桥
村中的小河南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雄黄桥。87岁的殷监老大爷介绍,这座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一位和尚捐资建成。由于时间久远,桥身斑斑驳驳。村里“修旧如旧”,栽上了翠竹,配上了墙画成为一个景点。“我们小时候就是从这座桥上走来走去的,如果拆掉还真有点舍不得……” 殷监喃喃地说。
“二十四孝”文化墙
村里还在离桥不远的小河旁建起了一个“二十四孝”的文化墙,成为乡风文明的教育的景点。
青砖黛瓦的围墙
在村里,随处可见青砖黛瓦的围墙。高翔说,这都是“废物利用”,原来的一些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拆除了,砖头没处去,就用来砌“景观围墙”。有的人家还把砖头用来砌成小菜园子的围墙,代替了原先的竹子、芦柴篱笆。正在拔菜的78岁的范扣珍老奶奶说:“把个菜园子弄得像花园一样真好!”
近年来,徐唐村积极推进林业绿化工作,着力打造“一户一处景,一点一幅画”的绿美村庄,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上花草绿植,环境焕然一新。
获得“江苏省绿美乡村”称号
近两年来,徐唐村完成新建和更新造林面积185亩,完善庄河绿化1.5公里,完善农田林网358亩,道路绿化1.2公里,新栽“四旁树”3100株。营造了近百个河边、庭院“微景点”,让老百姓乐享绿色生活。村里获得了“江苏省绿美乡村”“泰州市生态村”“兴化市文明村”“兴化市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袁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