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四港,一片产业发展的热土,一个个项目“拔节生长”,升腾高质量发展的滚滚春潮。
近年来,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发展千亿临港产业,打造现代国际港城”目标定位,在跋涉和挑战中勇毅前行,矢志航向新时代的浩瀚深蓝。吕四港经济开发区2022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41亿元,服务业应税销售232亿元。
项目“葡萄串”越长越大
11月27日上午,宇盛特种光电复合海底电缆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安装设备,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总用地面积250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预计年产500KM海底复合电缆、年产2400KM超高压及中压电力电缆,可实现应税销售约40亿元、税收超1亿元。目前主体厂房封顶,将于年内投产。
发展大港口,带来大项目。近年来,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牢牢把握岸线、土地资源禀赋,加速推进重大项目落户速度。中储粮吕四港建仓项目总投资20亿元,有望于2026年底建成,整体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0亿元。与中储粮建仓项目毗邻而建的益海嘉里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吕四既有深水大港,又有丰富项目用地资源,离上海也很近。”益海嘉里项目负责人张锋说,在长三角,鲜有园区同时具备这3个要素。
基础建设,打通港口血脉。吕四港2个10万吨级通用码头、2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已开港运营。随着洋吕铁路的建成、内河转运码头的启用,“铁路连港区、内河到码头、海港通大洋”的现代化综合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吕四港——洋山港、外高桥港的沪通快航和吕四港——日本的首条集装箱外贸航已经开通,同时正在积极开辟俄罗斯、东亚、东南亚方向的航线,其他欧美等地航线可通过吕四港到洋山港集港,东方大港逐步通达世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主动参与,第一时间协调和解决各类问题,为吕四港项目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主要领导牵头服务,实行落地项目全程“保姆式”服务,并通过挂图作战、责任到人、主动加压,对接项目推进节点,配套建设细化到每天,全力推动吕四港产业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以招商落实项目,以投资带动发展。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全力招引重大项目,建立“全员招商+专业招商+第三方招商”模式,深耕北京、上海、苏南等重点地区,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行业细分领军企业。近年来,累计签约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其中,世界500强1家,央企国企3家,上市公司5家、上市入轨企业3家,累计签约资金590亿。
千亿临港产业加速形成
马力全开,火花四溅,11月27日下午,江苏卫华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下料车间,工人正在激光切割机前熟练作业。公司副总经理秦伟伟介绍,目前一期项目正式建成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全力建设中,预计明年全面竣工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港口机械及海工高端装备产值200亿元。
从长满一人多高野草的荒滩,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卫华海洋重工只用了一年多时间。“目前我们的在手订单饱满,缅甸国家造船厂的造船龙门吊、印尼客户的门座机等都已上马。”秦伟伟介绍,选择落户吕四港就是看重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及海洋装备上下游产业链齐全、产业工人成熟等有利条件。项目将配套建设3个5万吨级码头,投产后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超百亿元。
平台打造,撑起产业骨架。吕四港东港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借势8.6公里5万吨级产业码头岸线,重点发展港口机械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承压类特种设备及模块、轨道交通装备、航空产业大部件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可降解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超纤材料、功能性薄膜材料等。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着力发展LNG天然气、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冷能空分等新能源产业。西港区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着力发展粮油加工、冷链、集装箱、散杂货、大宗商品贸易、汽车滚装物流等,充分发挥深水岸线的“黄金效益”。
近年来,吕四港瞄准千亿能级,构建以临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港口物流贸易、海洋渔业为架构的“一主两新两特”现代产业体系,一步步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
如今的吕四港正全力打造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窗口、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到2030年要实现“三千一百”的目标,即: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超千亿、制造业产值超千亿、港口物流贸易超千亿、税收超百亿。
服务软实力节节攀升
重大项目红红火火,特色产业组群建链,这背后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牢固树立“店小二”服务理念,全力做好港口服务工作。
“今日未打桩,海域、路遇的坐标点存在偏差,导致无法确定最终版图纸。”11月17日晚上9点多,在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海力项目推进群里,企业方将问题和困扰抛了出来。“建设局和审批局马上衔接,尽快解决此问题,确定平面图规划。”随即,群里就给出了回复,让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江苏卫华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是园区东港池第一个投资百亿元的重特大产业项目。年初,卫华供电系统出现问题,园区建设局和供电公司联手,协调解决各种问题。终于在9月初,专门拖来2条总长13公里线路,为卫华项目单独供电,也将卫华投产的日期提前了一个月。
有问题必须解决,有需求尽可能满足,这是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不成文的规定。每周一上午,园区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都会开例会,会上把在手项目签约、审批、开工、投产的项目序时进度捋一捋。园区各条战线工作人员紧紧围绕推进存在突出问题和关键要素,推出“一项目一专班”,实行“日收集、周汇总、月总结”工作机制,做到“项目有需,港区必应”。
坚持雷厉风行、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是吕四港抢抓机遇、赢得主动的关键。华峰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11个月,创下了“华峰速度”。益海嘉里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95天、卫华重工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47天,不断刷新百亿项目的签约速度。针对码头报批涉及层面高、程序复杂等问题,园区认真梳理报批路径,点对点拜访对接审批部门,“2+2”码头半年时间完成了一般1~2年才能走完的报批流程,内河转运区仅用3个多月取得交通部门岸线批复……
任重而道远者,唯有实干。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在软实力上谋划“关键棋”,在软实力上锻造“硬功夫”。三十而立的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以实干担当拼搏出加速崛起,用开放共赢开拓出无限活力,在理想和实干的征途上,赓续新的传奇.(钱爱仁 茅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