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主题教育期间,江苏省如东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受理各类诉求近1.3万件,接通率98.38%,按时办结率98.99%,综合满意率96.28%。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如东县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工作,着力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作为,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真实惠,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沉下去:检视整改解难题

  如东县马塘镇的小商品市场始建于30多年前,存在主体结构不牢、电路老化、消防通道不畅等安全隐患问题。马塘镇以城镇建设为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有的放矢开展问题检视,逐一对照制定整改措施。面对商铺经营者的不满,镇党委书记多次前往小商品市场倾听需求,安抚群众,落实摊位,让问题顺利解决在一线,矛盾和谐化解在一线。小商品市场拆除后,市场环境焕然一新,马塘镇整合空间新规划80个停车位,既消除安全隐患,也缓解高峰期交通拥堵压力,切实改善周边居民“停车难、乱停车”的现状。

  如东县各镇(区、街道)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畅通群众意见反映渠道,积极开展“民呼我为”“接诉即办”。

  “外来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港城社区旧有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加快新型社区建设乃当务之急。”“现有河道排水系统不能满足大量排水需求,特别是连续降雨的情况下,建议新建一处排水系统。”……如东县港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党员、居民代表们围绕身边事畅所欲言。座谈会后,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通过走村、入户、访企、问民,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拉家常、听民意、话发展,实地查看群众反映的点位问题,“沉浸式”参与、“换位式”体验、“零距离”倾听,变“会场”为“现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镇村层面,如东县引导1730名村居干部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方面,深入群众听民意、访民情,组织群众“为家乡发展献一计”,征求对策建议2800条,积极回应群众所期所盼,以群众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善作为:助企纾困促发展

  10月份,如东县应急管理局在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了解到,项目竣工验收日期在即,148名拟从事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的员工尚未取得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证,公司负责人忧心不已。如东县应急管理局立即向上请示,经市考试中心同意,开辟绿色通道,专门增设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理论考试专场,为项目如期竣工验收奠定基础,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自投产以来,嘉通能源已累计实现销售约365亿元,审批手续帮办代办、煤等量指标帮跑代换,原料接卸急事急办“稳保供”……如东县主动作为,瞄准企业需要,破“难点”、通“堵点”,使得原计划5到8年建成投产的项目,在3年多时间里就实现了一期投产。

  “经过专家指导,我们茅塞顿开,也明确了工作方向和重点,技改底气更足。”江苏优普生物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临技改难题,如东县发改委走访调研后,召集相关职能科室共同为其“把脉会诊”,安排专人上门指导申报流程,邀请专家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专业解答立项审批、产业政策、审批流程、指标平衡等问题,目前,该公司化工技改项目顺利取得备案。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在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之上。如东县深入推行“26℃温馨服务直通车”机制,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847名科级以上干部“一人联一企”担任服务专员,深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开展大走访,收集企业人才引进、用工用地、融资等诉求319件,协调解决难题298件,助推重大项目提速提效,推动主题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

  守初心:真情实干惠民生

  “微信扫码直接骑,现在上下班、出门办事都是骑的共享电动车,特别方便。”为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东县河口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共享单车公司合作,在中天科技集团、万颐广场等多处投放共享电动车,方便群众出行,河口镇成为全县首个开通共享电动车的乡镇。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骑行队列,绿色出行逐渐成为生活新风尚,以小单车助力乡村大振兴,是小投入办大事的一项民生实事,丰富群众的出行方式,提升乡镇生活品质。

  今年10月15日起,如东县正式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票价改为一票制,最高票价由10元降至4元,整体节约出行成本55%,减轻群众负担,缩小城乡公共交通服务的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中心城区内,如东高级中学、“三河六岸”项目、“喜润城”综合体、“复地·上河印巷”街区……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如东县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项目,持续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最大程度享受社区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便利购物、餐饮等优质服务,不断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东县牢牢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聚焦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群众因主题教育“确有所得”。(缪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