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能代表南京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城市客厅”,南京建邺区营商环境建设始终走在前列。依托重点园区,建邺在金融、总部经济、科创、商贸、环保等领域实施特色化招商安商稳商举措,“建功立‘邺’,到此莫愁”营商品牌越擦越亮。

(河西中央商务区供图)
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位于建邺河西新城,集聚着世界500强、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4200余家企业。近年来,建邺依托中央商务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和总部经济,已基本建成以总部经济为特征,以金融高端要素集聚为龙头,以数字经济与商务服务业为主导,以品质消费引领繁荣为特色的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成为“世界了解南京的窗口、南京接轨国际的前沿”。
发力新金融 打造新增长极
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作为重要金融中心的金融“制高点”,已入驻各类金融机构超1000家、金融法人总部19家、持牌金融机构省级以上总部164家,地方金融法人机构近100家。2023年前三季度,河西中央商务区纳统金融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12.8亿元,同比增幅13.8%。
新金融是与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相对应的理财、资管、基金、租赁、保理等新兴金融业态。随着传统金融业态集聚呈饱和趋势,新金融逐渐成为支撑河西中央商务区金融发展的发力点和增长极。近年来,河西中央商务区在新金融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为代表的新金融是河西中央商务区金融业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2019年,建邺发布首只依托国资参与组建的产业母基金,通过配资、直投、跟投等多种方式广泛撬动社会资本;近年来,科创基金、直投基金等8只基金陆续组建,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和产业链重点领域倾斜,已集聚各类基金及管理人超1300家,管理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
同时,通过基金返投促进产业招商,目前在管母基金合作子基金对外投资项目达314个,投资金额超百亿元。其中东南产业母基金返投建邺项目13个,科创基金返投建邺项目21个,已落地文远知行、云快充、耀宇视芯等一批含“科”量高、符合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
抢抓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机遇 先行先试数字人民币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紧抓建邺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区契机,河西中央商务区发挥金融集聚优势,围绕金融、政务、民生、医疗等多领域,全面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先行先试。
今年初,河西中央商务区联合区金融监管局制定《建邺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推广工作方案》,创建江苏省数字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苏宁银行数字人民币展厅、数字人民币公共宣教与实训基地,与省内外近100所高校、20余家企业、20余家金融机构签订数字金融、数字人民币战略合作协议,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推广全面铺开。
依托元通商圈等商贸区域特色,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和消费券成为促消费、稳增长的新趋势。今年以来,河西中央商务区会同区金融监管局,推进C端消费、B端智能合约监管、G端扶持资金直达及跨境数字贸易结算等场景数币应用,推进数字人民币联合创新中心建设,全力招引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
目前,建邺已与6家银行机构共同发布数字人民币软硬钱包应用场景;明基医院上线数字人民币缴费功能;数字人民币资金贷款发放、对公客户数字人民币缴税等也相继落地。
优化金融发展生态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随着老牌金融机构纷至沓来、新兴金融业态加速涌入,新型金融产品的类型不断丰富,区域金融类案件呈现出“案件数量大、纠纷类型新”的态势,对金融案件的审判和研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4月,建邺联合南京仲裁委员会在河西中央商务区设立金融城仲裁联络点,打造政府服务与金融法律服务共同体。以联络点为桥梁,进一步建立仲裁服务金融、数字经济、不良资产处置协作机制,赋能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金融生态建设。
在完善区域法治金融发展生态的同时,河西中央商务区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建立健全政银企沟通渠道,以“五大机制”为企业纾困解难。即建立“政企沟通畅聊会”机制,及时化解企业发展难题,畅通政银企常态化对接,保障企业项目资金需求;实行“行业+属地”网格管理,常态化组织开展对辖区企业的走访座谈交流活动;推出“优化营商环境金小莫服务团”,实行“企业点单,园区吹哨,部门报到,合力组团服务”;提供“全生命周期陪伴”套餐服务,一次性办成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各类业务;实现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常态化。
当前,河西中央商务区正围绕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建设,发挥金融业“顶梁柱”作用,联合有意愿、有能力、有想法参与区域建设的金融机构、平台智库、高等院校等,通过业界共治形式,持续创优“业界共治、生态共建”园区金融生态。(余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