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企来办”联通联办新机制、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推行“一把手”窗口坐班“跑办陪办”机制、搭建“莲动扬州”立体监管平台……今年以来,扬州谋划推进“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实践活动,直面企业需求和群众呼声,用一揽子务实之举,将服务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之中,持续擦亮“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一企来办’是在省政务办打造‘一企来’热线品牌的基础上,为了破解热线‘接易办难’的困境,创新打造的一个扬州政务服务新品牌。”扬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务办主任张其龙介绍了扬州擦亮“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的新举措。
据了解,为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敢闯敢干”,扬州市政务办创新工作方法,首创“一企来办”新机制,推进“线上联通”与“线下联办”深度融合,除话务现场设置的“一企来办专席”外,还打造了“一企来办”专区,融合重大项目建设、惠企政策直达、帮办代办等服务功能,衔接企业一件事平台、网上中介超市平台、帮办代办平台等,为企业提供全渠道、全方位在线咨询、协调、帮办代办等服务。
“除此之外,我们还推出了‘一把手’窗口坐班‘跑办陪办’机制,全市共50多个部门的‘一把手’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深入了解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品质。”张其龙说。
那么,坐窗口,“一把手”又要干些什么?张其龙介绍,各单位“一把手”除了在线上登录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以及本部门本行业政务服务网站之外,线下还需要全流程体验办事审批全过程,从“管理视角”转换为“服务视角”,“零距离”听民意、找问题、抓提升,真正实现在窗口发现问题,在窗口解决问题。
对标一流营商环境,扬州把提高服务项目水平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顺、速度最快、成本最优”的政务软环境。在践行嘱托建功“好地方”实践活动中,深入开展“好地方、事好办、我来办”活动,组织1.2万余名机关党员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确定至少1个目标任务,共提出改进优化工作的办法措施2400余条。此外,扬州市金融监管局还进一步畅通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创新“一函通办”机制,打造全市企业想上市、能上市、快上市的营商环境。
在为群众办实事上,扬州更是见真章求实效。“来之前我都不知道养老和医保可以在一个窗口办理,前前后后10分钟都不要,确实方便了很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办理登记申报手续的张大叔说道。张大叔口中的“一个窗口办理”,其实就是扬州“五险”统一登记申报经办模式。据悉,这是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医保经办机构成立后,还能实现“五险”统一征缴经办模式的地区。
扬州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市医保中心主任赵耀介绍,今年6月份,扬州社保、医保服务大厅正式启用,通过对社保、医保业务再造和资源整合,将“即办件”和“简单受理件”前置,无论社保、医保,不论企业、机关事业、灵活就业人员,相关业务均可在综合窗口通办快办,无需群众跑多个窗口,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同时,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也在扬州成功上线,实现了全省“一盘棋”、经办“一张网”的发展目标。“这就从根本上打通了参保人员和信息数据的流动壁垒,参保人员在省内流动不用再办理社保关系转移,参保关系直接接续,免去了转移手续;对于跨省异地工作的参保人员,也可以通过‘网办’平台直接申请办理关系转移,以往在城市间来回奔走办理的现象一去不复返,用‘数据多跑路’实现了‘群众少跑腿’。”赵耀说。(李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