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发出《关于认定公布第七批江苏省传统村落的通知》,兴化市戴南镇裴马村马西名列其中。

古巷深处。

  具有近700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裴马村,地处戴南镇西南,建筑为典型里下河地区传统民居,村内整体风貌保存良好,格局清晰完整。现存以中心巷为主轴的鱼骨状街巷体系,以福慧庵、红色驿站为代表的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建筑组群。福慧庵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最近一次修缮始于1993年,对建筑墙体、屋顶进行修补,扩建西厢房,并将同治年间及民国时期碑文重塑上墙。红色驿站始建于民国期间,原为庄台内无人居住、破旧不堪的民房。2020年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时修缮民居并增添红色文化,老民居得以保存并焕发生机。

刘园一瞥。

  近年来,他们先后整理了一批废地和没有使用价值的小沟,新建了2000平方的绿化休闲广场。完成了8000立方米河道疏浚工程,完成村庄闸桥拓宽工程,建成百姓大舞台等惠民工程。收集了清朝道光年间村里的刘姓武状元的相关资料,建成了微型休闲憩园、牌坊等景点。

古老牌坊。

  为了让古巷道更加吸引旅客的眼球,村里购置了200多个大红灯笼,免费发给村民悬挂,里面装有灯泡,连接在路灯线上,考虑到节能,平时晚上不亮。到了春节,村里就启动开关,营造节庆氛围。

憩园夜色。

  在路两侧、在公园内,一盏盏方形的节能装饰路灯随处可见。夜色朦胧,走进村里却是灯火璀璨,“星光”灿烂。村里新安装了160盏这样的路灯,照亮了百姓的夜行路,美化亮化了村庄环境。

“演武场”外景。

  在村公园南侧,“演武场”三个大字赫然跃入眼中。刘勇华说,这里原是一个堆满杂物的荒地,村里在此建成了这个供老百姓健身、打拳、舞剑比武的地方,每天早晨这里热闹非凡。

  小巷文化墙。

  村里还在巷道边设立了100多处文化墙,建起了绿色微景点。一幢幢古老的民居成为一个个乡愁悠悠的景点。

百姓公园。

  裴马村拥有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泰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多个称号。村党总支书记刘勇华说,此次荣获“江苏省传统村落”称号,是裴马村的一张“新名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围绕生态、文化、水韵、喜庆等关键词,进一步做优、做美村庄环境,让老百姓“天天过年”。(袁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