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巷道现在看起来舒服多了,下雨天没有了积水,路面也干净平整了,我们的车也好停了,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家住华阳街道徐家新村的刘平开心地说。徐家新村雨污分流改造和摊铺沥青路面的完成是2023年街道为民办实事的缩影,更是坚持把为民办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办出实效、办出实绩的生动实践。
问需于民增福祉
走进华阳街道徐家新村,干净平整的路面、雨污分流的排水设施、修剪整齐的绿化,小巷曾经的“沉疴痼疾”被彻底根治,“小改进”给居民带来了“大幸福”。原先这里路面破损,部分路段过于狭窄,影响出行安全,下雨天更是容易出现污水横流的问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街道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先后对徐家新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摊铺沥青路面等工作,切实解决了群众期盼已久的老大难问题。
“这次改造我们不仅新铺设了污水管道5200米,雨水管道360米,还摊铺15000平方米的沥青路面……”街道工作人员李玉向说。从这些数字背后可以看到,街道的民生实事工程都是实实在在为民办事。
2023年,像这样为民办实事的例子数不胜数。在下甸村,修建了连接北相村的道路580余米,将破旧坑洼的泥土路整理成宽阔平整的水泥路,打通了村与村之间的“毛细血管”;在新生村,通过清淤、新修抗旱渠道、拓宽平整机耕路等为农业生产用水提供便利,改善了村民耕种条件;在吉里村,26盏太阳能路灯有效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的安全问题,照亮了群众“幸福路”……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旧貌换新颜,幸福看得见。
生态宜居享美好
走进华阳街道山芋地村,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干净整洁的道路、窗明几净的庭院、整齐美观的墙面......整个村庄充满田园诗意。
“我们村能有今天的变化,多亏了‘美家美户’创建工作的开展,看着自己生活的地方环境变的干净,心情都特别好。”细数着村里的变化,山芋地村民许小红深有体会。
村民口中的山芋地正是第一批实行美家美户人居环境“积分制”的村庄,用“小积分”撬动“大转变”,极大调动了村民卫生垃圾清理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和美乡村。
民生答卷除了要有力度、有温度,还要有靓度。2023年以来,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向心力”、“引领力”、“治理力”和“长效力”为驱动,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动员党员、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及全体居民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街道共清理各类垃圾1500余吨、村内水塘100余处、沟渠30余公里;投放垃圾分类亭124套,户外分类桶3129套,制作指引牌和标识牌50余块,宣传栏12块;新增翻新机动车停车位385个,非机动车停车位323个……这样的一组数字,正是街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好诠释。
人民至上谋幸福
2023年暑假,顺丰快递员工顾静早早的把儿子送到了暑托班,顾静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把孩子交给街道,有人管、有人问,我们放心……”面对街道的爱心暑托班,她连声称赞。
顾静口中的爱心暑托班是华阳街道在枢纽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和城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的第一届爱心暑托班。据了解,街道爱心暑托班2023年招收了包括困难家庭的子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以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群体子女在内的40名3-6年级的小学生,着力解决街道辖区内孩子们暑期看护难问题,确保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事办实办好。
年轻人困难有人帮,老年人事情有人管。2023年以来,街道从细微处着眼,深化适老化改造项目,在“适”字上下功夫,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积极构建覆盖辖区、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辖区内幸福里照护之家(东方华城)、幸福里华阳街道城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幸福里周家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就餐不便问题;积极推进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新增里巷口村卫生服务站和下甸村卫生服务站,打造高质量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民生期许殷殷,奋斗未有穷期。展望2024年,从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到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有序,华阳正在努力交出更有“温度”、更有“厚度”的民生答卷。(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