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大道快速路,是南京江北首条城市化的快速通道,沿着江北大道行驶,会经过范旭东广场。范旭东,这个对许多人稍显陌生的名字,在大厂却是家喻户晓。

  范旭东,化工实业家,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一手创建南化的前身永利铔厂。

  “在原则上绝对相信科学,在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大局,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范旭东创办永利铔厂时订立的“四大信条”,至今仍是南化人信奉的格言。

  而这其中,排首位的,就是“相信科学”。

  90年来,一代代大厂人沿着先生指引的方向不断创新创造,大厂的工业底色,是科技的颜色。

  惟学术研究,始有前程

  “远东第一大厂”的发展历程,既指规模,也指科技含量。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大厂的工业巨子们从未缺席。范旭东说过一句话:惟学术研究,始有前程。

  永利铔厂后来成了南化,中国化学工业也在这里奠定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基础。南化先后在多个领域创造数十项全国化工之最,现在的南化公司是中石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我国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机械、催化剂、科研开发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不同时代,创新的剧本在变,但以科技为原动力的本色始终不变。

  南化从未停止研发的脚步。南化研究院参与研制的干法纺高性能聚乙烯纤维,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在包括“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等场景得以广泛运用,其研制的“甲醇合成催化剂”产品也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

  另一化工巨子扬子石化于2023年成功技术攻关EVA光伏膜料,达成稳产、优产,作为中国石化的领军产品实现出口。

  大厂的另一个科技创新策源地,是南钢集团。

  年均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3%以上,国际级、国家级等高端研发平台45个,旗下拥有4大研究院,还与全球十几个国家的近百个科研院所开展了数百项产学研合作……密集的研发投入带来的强大研发能力让南钢从容迈出“钢铁+新产业”的双主业发展脚步,产品也先后走进冬奥会场馆、世界杯场馆、中国首艘游轮、中国高铁线路等多项重大项目工程。

 当好从研到产的“领路人”

  在和大厂街道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能清晰感受到政府在推动街道经济转型升级上的决心和投入。2023年数据显示,大厂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亿元,排名江北新区街道首位,更加值得关注的,则是本级企业的税收占总税收比重从50%上升到了62%。

  榜首的压力让大厂街道不断加快前进脚步。开年以来,以推动“四大行动”为契机,大厂街道提出,要“奏响干事创业最强音”。2月下旬举行的“新年第一会”上,街道专门提出,要推动产学研融合,为院校科研项目与企业需求搭建对接平台;依托众创空间,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辖区及周边高校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鲜少有人知道,大厂辖区内还有一所已90年历史的高校——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学校以培养化工人才见长,其前身是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厂办校,历经近百年,校名多次变更,但始终不变的是和大厂这片热土休戚与共的情怀。

  2022年3月10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与大厂街道、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建“政校企”平台、强化科技引领支撑、共建“产学研”联合体、深化项目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

  产学研融合需要载体,2023年2月, “双碳”技术产业园在1934文化产业园开园,这个拥有4层楼、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产业园依托辖区内的产学研资源,以推动形成“双碳”产业集群为目标,承载着大厂街道产业升级的重任。

  而另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则是2019年7月由大厂街道联合江苏星火众创共建的大厂众创空间,这家省级众创空间总面积超过2300平方米,重点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企业,如无人机、软件开发等。运营5年来,大厂众创空间已孵化了近百家企业,众创空间所在的化建大厦也迅速成长为大厂的首栋“亿元楼”。

  今年以来,“研产贯通”已被列入江北新区“四大行动”,大厂街道正在全面推进整合资源,目前已梳理研产贯通重点企业近200家,报送重点研发主体4家,拟引进科创类项目1个,研发成果类项目6个,集中签约落户和签约转化项目2个。

  主动铺路架桥,当好从研到产的“领路人”,还要加大与南京市内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对接力度,构建以“研”促“产”、以“研”招商新模式。这是大厂街道对自己的定位,也是街道推动研产贯通的发力方向。

 在“技术篓子”里续写创新故事

  大厂的诞生和兴盛,离不开人才。

  90年前,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海归博士成了永利铔厂的厂长,他就是侯德榜——著名科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1934年,44岁的侯德榜参与永利铔厂的兴建,而就在前一年,他用英文写就的学术书籍《纯碱制造》在纽约出版,在学术界和工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永利铔厂建厂时即是人才密集型企业,在当时的中国,一家企业居然拥有“曾经留学国外得有高级工程学位者约20人”“铔厂容才之多,国内企业无可比肩者”。

  建国后,新生的“远东第一大厂”开始起飞,先后有侯德榜、姜圣阶、楼南泉、赵仁恺、谢学锦等被中国科学院聘为学部委员或院士,历年来向国家输出的人才高达1.3万人。

  至2001年,大厂区已拥有部、省属科研机构4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0余人,而科技人员数量高达近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0%。

  新一代的大厂人,依然沿着前辈们的足迹,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不断加速。

  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刘建华,扬子石化芳烃厂加氢裂化联合装置生产主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他,还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他扎根加氢裂化装置生产操作37年,从门外汉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多篇QC成果获国家和中石化奖项。

  孔凡敏在南化研究院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这位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研发团队的骨干成员,吊起港珠澳大桥的“南京丝”便是他们团队耗时近10年的研究成果。

  荣获南京市劳模、江苏省劳模称号的尹春荣,南化技校毕业,在南化一干就是30年。2005年尹春荣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那一年公司苯胺生产工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名字和清华大学的专家们一起写进了获奖名单。

  今天的大厂,不仅有高校和诸多科研院所、科技园、众创空间等载体,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00家,一批批90后、00后钢铁石化人才,正沿着他们的先辈的足迹,在 “技术篓子”里续写新的科技故事。(大厂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