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4月29日电(记者陈席元)“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随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强国建设江苏在行动”集中采访活动来到徐州市,专题采访劳动教育。

  在江苏省徐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里,来自西苑中学的初一学生顾朕祺正在学习榫卯,不远处“厨艺工坊”传来阵阵香味,鲜花装点“古代簪花课程”的课堂……基地负责人杨倩介绍,通过挖掘地域特色,基地创设涵盖革命传统、体育健康、非遗传承、自然生态、科技创新教育等领域的“五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已达22个模块、268个项目,以每年上万人次的接待量,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这是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学习木工活动。 新华社记者陈席元 摄

  邳州市城关实验幼儿园一块自然地,被改造成让儿童“自然生活、自在生长”的“绿城营地”,种菜、炒菜……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大(3)班的王瑞宵一圈圈磨着豆浆,满头大汗。

  “我们因地因校制宜,拓展劳动教育校外资源。”徐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启红表示,该局深化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坚持将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我们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着力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这是中国矿业大学学生体验香包制作。 新华社记者陈席元 摄

  中国矿业大学自2020级本科生开始设置32学时的《劳动教育与实践》必修课程,并写入培养方案,贯穿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生涯。“小学的劳动教育更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到大学则要掌握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劳动。”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部长张绍良介绍,将劳动课纳入必修课后,学生们重视程度显著提升,“经过劳动实践,同学们在开展毕业设计等与工程相结合的课题时,更看出比较明显的进步。”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36学时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学校还开展扇面设计、茶道、花道以及体现徐州地方文化特色的香包制作等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有机融合,打造劳动教育“第二课堂”。

  这是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同学们在劳动实践。 新华社记者陈席元 摄

  记者了解到,徐州制定了全市统一的中小学生劳动任务清单,分学段突出劳动教育重点,科学设计劳动项目。该市丰县欢口中学、新城实验学校建成江苏省劳动课程基地,全市256所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打造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和课例,572所中小学开辟了专门区域进行种植、养殖等劳动实践。“我们现在有19门劳动实践课,每周四下午,全校的孩子都会在老师带领下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唤醒劳动意识,真正珍惜劳动成果,爱劳动、会劳动、敬畏劳动。”新城实验学校校长陶勇说。

  这是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劳动教育课上。 新华社记者陈席元 摄

  石启红表示,下一步,教育局将继续深入推进全市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地方优势资源,培育劳动教育新亮点,着力挖掘劳动育人价值,深化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徐州新实践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