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盱眙探索稻虾综合种养绿色富民新技术

  “一稻三虾”,“红”了龙虾“绿”了秧苗

  5月7日清晨5点,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叶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稻三虾”产业基地一派忙碌:稻田里,虾农们麻利地收笼捕捉鲜活的小龙虾;岸上,工人们将捕捞上来的小龙虾按大小进行分拣;路边,一辆辆生鲜运输车已等候就位。

  当天,江苏现代农业(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体系创新中心、稻田生态养殖创新团队等单位在叶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学成的基地开展“服务下沉 成果直通”系列活动,不仅吸引了百余名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大户、企业代表,还通过农技耘APP开启线上直播,向广大网友推介稻虾绿色种养新技术、新成果。现场测产结果显示,“稻前虾”平均亩产超过300斤,小龙虾平均只重超7钱。

  “今年行情不错,规格大一点的龙虾今天早上的收购价是每斤23元。”李学成说,以前种水稻,一亩地有千把块钱收入就不错了,现在一年能收获一季稻谷、两茬成虾和一茬虾苗,一亩地少说能挣3000元,“太感谢张老师‘一稻三虾’的好技术了。”

  李学成提到的张老师,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张家宏,“一稻三虾”是其研究10多年的成果。站在田垄边,张家宏向记者简要介绍了“一稻三虾”的种养模式:3月,卖出自繁的“稻后虾苗”,转塘投入虾苗,4月即可捕捞,这一批“稻前虾”个头大,最为肥美,只重可达七八钱甚至一两以上,提前上市更抬高其身价;5月底插秧前,放入第二茬虾苗,7—8月“稻中虾”上市;秋冬季水稻收割前后,再放养亲虾至第二年3月繁育一茬虾苗,这便是“稻后虾”,虾苗上市越早价格越高。一年里,稻田可收获一季稻谷,春季和夏季共收获两茬成虾,来年春季还可收获一茬虾苗。这样一来,稻田亩均效益比单纯种粮提高了5至8倍。

  2017年,省农科院在黄花塘镇成立“黄花塘革命老区博士服务工作站”,与小龙虾打了20多年交道的张家宏正是专家团队中的一员。“刚开始在黄花塘试验‘一稻三虾’模式时,找不到配套的环保化肥和饲料,我们就和企业合作研发配套产品以及专用的水稻品种,解决稻虾不协同、生产不配套的问题。”张家宏说,经过几年的发展,“一稻三虾”模式向着更加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通过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稻田虾更洁净、肉质更美味,稻虾大米颗粒饱满香甜,品质更安全,不仅“红”了龙虾,还“绿”了秧苗。

  为实现“种好稻、养大虾”的双赢目标,里下河农科所、江苏艾萨斯新型肥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出“一稻三虾”缓控释专用肥料,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获得江苏首张国家缓释肥料登记证。在小龙虾喂养环节,围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实现标准化、可控化的养殖生产需求,里下河农科所联合江苏富裕达粮食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开发专用配合饲料,提高了小龙虾的养殖成活率。

  稻虾共作不仅需要时空耦合,更要求品种协调。以前,龙虾掘田埂,农药杀龙虾,小龙虾和水稻可谓是一对“冤家”。要让小龙虾和水稻成为“好朋友”,找到合适的水稻品种是基础。去年,李学成种植里下河农科所育成、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独占经营权的稻虾共作专用“高富帅”水稻品种“丰优香占”,亩产超过1300斤。目前,“丰优香占”已在江苏、安徽、云南、重庆、江西、湖南、山东部分地区示范推广,未来将结合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进一步扩大面积,延伸产业链,打造优质生态稻米品牌。

  里下河农科所党委副书记王守红表示,针对国内小龙虾消费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响应国家倡导的减肥减药绿色生产的时代要求,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应运而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共赢、一举多得”。目前,“一稻三虾”技术已在适宜的省份快速推开,西北、东北省(区)也在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应用。(吴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