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淮区双塘街道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举措,以来凤街街区为试点,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组织联建、阵地联动、资源联用“三联”工作法,积极打造有主题、有温度、可体验的特色示范街区。

  聚焦组织联建凝聚向心力

  党建联盟聚合力。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搭台唱戏作用,坚持资源整合、协同配合,用好物业企业、属地园区、职能部门等各类资源,吸纳省市机关、区属国企、社区医院等共建单位,形成横向联动、纵向延伸、全面覆盖的街区党建共同体。

与市交通局开展共建活动

  商户联盟优服务。依托国创园、来凤街街区20余家重点企业和商户,成立园区、街区商户联盟,通过走访、座谈、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商户传达上级政策、服务资讯等。对企业、商户提出的困难问题,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协商解决,对于复杂问题,借助“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发动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商、现场会办。

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会议

  物业联盟暖民心。采取多种形式与园区、小区各物业企业、业(管)委会党组织开展联建共建,推动辖区物业企业在保修、保绿、停车等方面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聚焦老旧小区车辆停放、环境品质、安全隐患等“老大难”问题,两年来召开物业党建联盟会议25次,举办主题活动11场,号召居民、员工等积极分子广泛参与到街区、园区、社区治理中,街道12345物业类工单量同比下降37%。

物业党建联盟系列活动

  聚焦阵地联动释放辐射力

  “数字化”课堂赋能红色教育。在街区黄金地段打造“党员e站”实境课堂,依托VR、AR等智能数字平台,链接区内本土红色资源、党建特色工作等,融合门西历史文化资源,为辖区内党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提供党建服务场景,让党员“身临其境”游览红色景区、革命根据地,“沉浸式”体验,以科技赋能党员学习教育。截至目前,已有200余个支部、3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两新组织在街道“党员e站”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一站式”中心推进纠纷化解。学习借鉴“仙林经验”,打造集司法调解、信访接待、网格调度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矛调中心,结合街道“三级四进”上门入户工作机制,组建20余人的调解队伍,牵头推进矛盾化解、隐患排查等各类工作。自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独居老人遗产纠纷等疑难问题60余起,日常各类纠纷200余起。

  “家门口”驿站激发自治活力。结合老旧小区出新契机,整合品牌物业企业优质服务和优势资源,利用物业闲置用房,打造睦邻家、睦爱家等5个居民家门口的“睦”系列红色驿站,建成集居民议事、资源共享、矛盾调解为一体的综合志愿服务平台。近年来,驿站累计举办红色议事会13场,解决居民停车难、小区环境整治等相关问题34个。

来凤街社区“睦邻家”红色驿站

  聚焦资源联用提升服务力

  搭建社企“朋友圈”。针对国创园区常驻企业多达140余家的实际,构建“互惠互利、社企协同”的社区服务机制,鼓励商户发挥专业技能和资金优势,积极协助社区开展各项工作。在街道和社区的争取下,制定“错时停车”方案,协调国创园区开放共享停车位187个,辐射街区周边6个社区,缓解500余名居民停车难问题,实现企业增收和民生实事“双促进”。

国创园共享停车位

  点燃志愿“微星火”。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红色巡逻队”“红色哨兵岗”“党员先锋队”等,探索“群众点单、党员接单、志愿者参与”工作模式,390余名楼栋长、500余名党员中心户、1000余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持续擦亮来凤街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特色品牌,链接“来凤医疗”“天与养老”等多方资源,为老旧小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慢病义诊、上门送餐等服务,每年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活动40余场,覆盖2000余人次。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凝聚治理“新力量”。开展“暖冬行动”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活动,为外卖、快递小哥定制护膝、充电设备等“爱心礼包”,定期开展免费口腔检查、手机贴膜等便民服务,邀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参加暑期研学,惠及新就业群体近千人。构建“新就业群体点单、党员e站派单”的联动机制,将28名快递外卖小哥纳入“兼职网格员”队伍,发现并解决街区共享单车违规停放、餐饮安全等问题近百起。(秦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