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宝华镇全面把握改革试点契机,以党建引领、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为切入点,挖掘特色亮点,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基层减负、赋能、提质、增效,提升乡镇发展“美好指数”,奋力建设宁句同城化先行区、创新发展引领区。

  聚焦政务服务,推进“一体建设”

  指挥调度一平台。聚焦实战、实用和实效,高标准推进指挥中心建设,重点打造宝华镇基层治理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党建服务、全科网格、基础数据、便民服务、数据分析五大基本模块,依托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利用人口普查、网格巡查、机关干部进网格等反馈信息建立基础数据库,不断完善辖区内空间地理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等基础治理数据,建立“一网统管、一屏全览、一体指挥”的工作体系。

  协商议事一中心。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和协商议事室基础上,提档升级“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中心,通过“线上提、屏上选、云上议”,打通“协商议事+互联网+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共有4000余人参与线上协商、6000余人参与留言,2万余人观看有线电视、网络协商直播,5万余人参与投票。

  综合执法一队伍。构建镇统一指挥、部门协同、联合联动的一体化执法体系,实现行政执法从“碎片化”向“一体化”的转变。与南京市龙潭街道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打造“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新模式,力求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聚焦服务创新,创优“两项品牌”

  将“宁句力”党建品牌融入经济发达镇改革。选取天正理想城作为红色物业示范点,建成集老年活动、少年培训、物业协商于一体的红色物业阵地。实施“先锋领格 红网善治”工程,选派机关干部下沉社区专属网格担任网格员,覆盖企业、商户,面对面了解商户和企业诉求。

  持续擦亮“宝满意”政务服务品牌。在全省率先试点政务服务条块统合工作,并以特色的“‘七心’办”服务模式,成功创成句容市“五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在证照互认、警务互联等方面与南京等周边地区深度融合,创新建成宁镇“两市一窗”综合服务大厅,居住在宝华的外地户籍人员,可以享受到户口迁移、身份证办理、护照办理等18项业务“无差别”办理体验。

  通过党建引领,将“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相融合,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方式,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纾民困。

  聚集急难愁盼,推动“三治融合”

  立足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有机融合法治、德治、自治,全力打造“一个中心、三治融合”的枫桥经验“宝华名片”。挂牌成立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设立张士虎调解工作室、信访接待室、远程公证室等,联合司法所、派出所、人社中心等十多个职能部门常驻、轮驻,邀请律师定期驻站,形成“简易矛盾马上办、复杂矛盾精准办、疑难矛盾合力办”的解纷新局面,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以“法治”强保障。先后建成“江苏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家、“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家;以仓头村为试点,成立句容市首家“乡贤+合作社双个人调解工作室”;深入开展“援法议事”活动53场。

  以“德治”润人心。制定宝华镇志愿者积分兑换细则,设置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点,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家庭进行荣誉墙公示等精神激励,2023年共评选出文明家庭40户、最美家庭20户,让志愿者的付出与社会对志愿者的关爱实现“双向循环”。

  以“自治”固根基。持续用好数字化协商议事中心“云协商”功能,先后开展镇级议事活动4次、村级协商议事10次;打造暖心服务点24处,16名外卖小哥“认岗领责”担任兼职网格员。

  下一步,句容市宝华镇将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增强社会赋能,打造镇域新型治理管理样板,着力突破基层治理难题,大力探索精细化网格管理服务新模式,探索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新质生产力,促进镇域经济做大做强,促进特色镇高质量发展,激活宝华 “镇能量”,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王颖 张威 陈祖丹 侯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