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鼓励居民全程参与,共商共管共评共享 ——

  淮安老旧小区“改”出和美新生活

  淮安市淮阴区黄河花园17地块小区,夕阳洒向休闲广场,62岁的桑秀兰推着婴儿车,带着蹒跚学步的孙女在此玩耍。这个休闲广场由闲置荒草地“变身”而来。“原先下楼遛弯不方便,公园、健身广场离家远,如今孩子玩耍有了好去处,我们照顾起来也方便。”老住户桑秀兰一直盼望家门口有个小广场,去年底终于如愿以偿。

  老旧小区“改”出满满幸福感。17地块小区,是黄河花园片区连片改造的5个小区之一。近年来,淮安市高度重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其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和全市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2023年共改造小区206个24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5万户,今年计划再改造小区174个,将惠及居民约2.6万户。

  “老小区改造好,后期长效管理也要跟得上,建议进一步强化物业管理。”“引导业主出资改造,既缓解政府资金压力,也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前不久,淮安市住建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进行共评共议,到现场看、听群众议、集众智评,现场气氛热烈。

  老旧小区改什么、如何改、改得怎么样,居民最有发言权。当地主动“造势”“蓄势”,邀请小区党员代表、业主、楼栋长等参与其中,改造前“问需”,改造中“问计”,改造后“问效”。“线下参加‘板凳议事会’,线上扫码提交意见和建议,全程监督施工,小区改造真是改到我们心坎里。” 作为小区改造的点单人、评卷人之一,17地块小区党员楼栋长卢万安说。

  淮安市物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徐俊华介绍,淮安采取“先体检后改造”方式,靶向诊断推进老小区焕新。其中,黄河花园片区通过改造前体检,梳理出房屋渗漏、屋面坍塌等36个居民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运用体检结果精准施策。当前,黄河花园片区5个小区都由市场化物业管理公司接管,实现市场化专业化物业服务全覆盖。

  “最开心的是只花500元,更换太阳能热水器后,第二天就有热水洗澡。”在黄河花园12—16地块住了10多年的居民张先生说,以前热水器老旧,保温不行,还容易出现漏水情况,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了。

  原来,在争取政府财政补助的基础上,淮安鼓励引导居民参与改造,每户出资500元统一更换太阳能热水器,参与项目改造。其中,黄河花园12—16地块改造项目方以团购形式,为居民争取优惠价,同时优选3个以上品牌,供居民自主挑选,居民参与更主动。

  “引导居民出资共同改造,不仅缓解政府资金压力,还让居民满意。”王家营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许进说,除此之外,当地还引入社会资本安装汽车和非机动车充电桩;统筹协调水、电、气、通信等专营单位投入资金,对老化管线(管道)进行同步改造升级,实现“综合改一次”。

  “北马路、北马街改造得太好了。”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北马路,17地块小区居民、72岁的赵如华高兴地说,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淮安将本土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小区改造,力争“一区一品”,保留历史底蕴,提升文化品位。通过建设小区文化广场、增设文化走廊、绘制文化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

  “黄河花园7、8、11地块嵌入孝善文化、水工文化、名人文化、古淮河文化等,打通小区到河滨公园出口,将小区与公园融为一体,增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淮阴区住建局物管中心负责人王耀新说,聚焦改管并举,坚持长效治理,部分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卫生和管理服务比肩新小区,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大亮点。(陈海霞 李烨顺 徐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