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苏嘴镇大胡村建设生态休闲农场,被淮安区委、区政府列为农业重点项目,项目区总面积为1280亩,杨汝洲作为蓝水湾生态园负责人,他以“生态、绿色、综合性”的现代特色农业,带领周边村民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扎实推进省级示范农场建设。同时,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他心系群众,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发挥基层代表作用,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
因地制宜,走新型发展路。苏嘴镇作为淮安市淮安区的东大门,是传统的农业大镇,杨汝洲在与村民的接触中发现,老百姓一年到头在田里“埋头苦干”,最终收入却差强人意。杨汝洲觉得,传统农业种植既辛苦又低效,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真正让农民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经过一番探寻,苏嘴镇土地肥沃,大胡村又靠一站引河上游,有好水源,农业产业发展就有了“源动力”,借绿生“金”,让好生态催生好产业,杨汝洲把视线瞅准了生态特色农业,立足苏嘴实际,依托蓝水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决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
种养结合,助推产业振兴。蓝水湾特色产业园背靠大胡庄八十二烈士陵园,杨汝洲以“红旅、农旅”融合示范打造为切入点,打造“红色旅游+生态农场”休闲旅游功能,带动周边群众收入,农场主导产业为水果、蔬菜种植与水产养殖,果蔬品种主要有阳山水蜜桃、葡萄、草莓、莲藕等,种植面积700多亩;水产品主要有鲌鱼、小龙虾、沙塘鳢等,水产养殖面积近600多亩。带动当地村民300多人就业,年销售农产品1000多吨,水产品6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近1500万元,蓝水湾生产基地已被评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水蜜桃、葡萄已被认证为绿色食品,所生产的产品食用安全。
联系群众,真心为民履职。杨汝洲表示,人大代表应该发挥好“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职能优势,多替群众想一点,多为群众做一点。在去年依托杨汝洲种、养专业技术,苏嘴镇人大建立了“杨汝洲”人大代表工作室,采取“代表+农业专家+农户”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在淮安区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杨汝洲提出了“关于下沉大寨河道路路基,拓宽此道路”的建议。目前该河道部分地段已经得到稳固和拓宽,该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已经得到升级改造,杨汝洲也多次获得淮安区优秀人大代表的荣誉。
杨汝洲说,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能够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哪怕是一件小事,也是最有意义的大事。多年来,杨汝洲始终牢记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如今蓝水湾生态园的种、养特色产业已步入正轨,但是他仍然忙碌于“田间地头”,只要群众农户需要他进行技术指导,他都义务反顾地支持。(王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