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邗源社区探索以党建创新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打造“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平台,提升党支部政治功能,吸引多方力量参与,促推重心下移,有效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

  基层支部唱响主角

  做好基层治理,光靠党组织力量是不够的,基层党组织不能唱“独角戏”,而是要唱好“主角戏”,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上下衔接、左右联动,把辖区内的各类组织和力量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邗源社区围绕抓党建,设立商圈红色广播站、初心阅读角、红色冠名厅、党员商户、红色商会、党员责任区等多个视角,同时积极引入群团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和社区文体队伍,常态化开展以“微心愿、微平台、微公益”为主题的“微系列”组合服务,让党员群众共享“大家庭”的温暖。

  健全群众参与机制

  该社区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在多方参与中聚人成事。每月定期开放议事汇聚人气,理清群众最关心的小区治理痛点难点问题,引导居民全程参与,自主解决社区公共议题。在一个个社区议题、项目的实践中,居民发现、商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社区共同体意识不断强化。以文明公约为纽带,在民主协商中凝聚共识。立足“同心、同向、同享”主目标,社区利用好“一园一亭一室一书房”的“同心”议事平台,拟定的“‘五步’议事机制”,邀请社区有威望、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学者等组建协商议事机构,以文明公约的方式引导区域自治。持续开展社区营造活动,在社区治理中良性互动。社区始终倡导“我主张,我参与,我推动解决”,深挖群众力量,引导居民从案例征集、策划、执行、考核、评价全程参与,让居民真实感受自己是建设美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主导者、参与者、共享者。

  创新事项落实机制

  精品化设计,搭建“四位一体”特色协商平台。按照“充分运用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村(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等现有资源,实现融入式、嵌入式、叠加式、共享式发展”的要求,社区利用口袋公园、“一束光”扬州城市书房、居民休憩廊亭相对集中、自成区域的优势, 融入民主协商理念、“运河第一锹”开拓精神和竹西文化,搭建一园一亭一室一书房“四位一体”协商议事平台。差别化实施,创建“线上线下、室内室外”互动议事模式。社区通过同心信箱、微信公众号及协商议事会成员、信息员、网格员走访,广泛征集议题。按照“注重协商形式与协商内容相匹配”的要求,充分考虑专题类型、涉及范围、复杂程度和参与对象规模,差别化、灵活运用协商形式。智慧化治理,利用“互联网+”与社区管理相互融合模式。将社区动态、惠民政策、便民通知、办事指南、便民查询、志愿者招募、社会组织推介等内容全部整合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上。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信息,全程参与社区治理和决策,享受实时便捷服务。

  “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邗源社区紧扣“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从尊重包容差异中,找到群众满意“最大公约数”,从精准服务百姓中,让许多烦心事变成开心事,进而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画出“最大同心圆”,发挥基层社区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应有的作用。(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