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9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高唱国歌、观看受降影片、拓印手印致敬老兵等方式铭记历史,重温胜利。
此次活动特意选择在纪念馆“三个必胜”展厅“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会场”场景复原处举行,按照1:1比例复原的当年场景震撼人心。高悬的盟国旗帜、列队垂首投降的日军官兵雕塑、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立体化显示的891字《降书》全文……带领全体人员重回当年日本投降的历史时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大学生志愿者代表等30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开始,全体人员肃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观看《受降倒计时》影片。活动中,来自鼓楼实验小学和南京科睿小学的两名青少年代表陈子涵、章若初分享了两段真实的历史故事:《高邮:最后一战》和《抗战老兵手印》。
在抗战老兵手印墙前,大家拓印了自己的手印,众多手印最终汇集成一幅“V”字。陈子涵说:“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克服困难险阻,努力学习。”章若初说:“先烈们用生命才换来了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将继承先辈们的伟大精神。”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曾外孙李玉瀚从小就听长辈讲述家族经历。2022年8月15日,他从夏淑琴的手中接过“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他说:“历史惨痛不能忘记,作为幸存者后代,我有责任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一群从云南山区远道而来的青少年也参加了活动,他们是“走出大山看世界”励志夏令营的学生。苗族学生王建英说:“看见曾经的中国遭受日军侵略,我更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含义。将来我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报效祖国。”(报道员:徐红霞 李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