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泰兴市根思乡根思村积极探索推行“佤家文明存折”积分制试点工作,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用“小积分”提升基层治理“大效能”。
共议积分细则,“小积分”激发“大活力”。根思村成立积分制管理领导小组,在广泛征集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佤家文明存折”《积分制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及《积分管理细则》,将美丽乡村、平安创建、文明创建、村规民约四大类23项工作纳入积分管理,明确积分兑换明细,设置积分兑换地点于红色村电力爱心超市,实行“一户一申(按月申报)、一月一审核公示、一季度一兑换”的积分兑换流程,将最终商定的积分细则上墙,让“佤家文明存折”积分制实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据可查。“‘佤家文明存折’是我们文明行为的‘指南针’!”根思村村民李冬兰说。
共建和美村庄,“小存折”撬动“大治理”。“‘佤家文明存折’试点以来,村民积极广泛参与,我村形成了‘户户建存折,人人攒积分’的良好氛围。”根思村党总支书记杨伟说。根思村结合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及村里的各项中心工作,通过清单化赋分、规范化评分、高效化用分等方式,将重点工作和事务标准化、具体化、数量化,充分调动村民共建的积极性,提高村民关注度,让村民从“袖手看”到“主动干”,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共享积分成果,“小举措”兑出“大文明”。根思乡根思村“佤家文明存折”积分制试点工作将积分管理与实物兑换相挂钩,明确“次记录、月审核、季兑换”工作流程,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积分公示榜”,以电力爱心超市为载体设立积分兑换点,采用“以分换物”原则,建立物品兑换台账,根据群众需求,增减兑换物资种类,积极组织群众进行现场积分兑换,形成“表现换积分、积分兑实物、实物促表现”的良性循环。“积分制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实惠’,也让我们村变得越来越好。”前来积分兑换的村民周俊红说。
下一步,根思乡将扎实推进“佤家文明存折”工作,创新积分兑换模式,完善长效运行机制,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杭晓铃 叶咏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