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医院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安全管理挑战。
近日,首届CHRM医院风险管理大会在南京圆满召开,本次大会旨在从本质安全出发,科学构建安全风险管理底层逻辑,切实提升医疗机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本次大会组委会邀请各行业学协会领导、医疗机构管理者、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科技管理者、高科技企业等共襄盛会,共同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与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安全第一,拧紧医疗机构安全生产的“阀门”
国家医疗体系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无论患者是去医院就诊、体检,还是看病做手术,病人对医院的首要要求始终是安全。医疗机构的安全不仅关乎对病人的诊疗安全,其运营上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也同样重要。”江苏省医院协会会长鲁翔表示,无论从管理还是医疗技术的角度,安全都是医疗机构的永恒主题。
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对象是广大患者和人民群众,安全问题尤其重要。安全生产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的同时,还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老百姓来看病,我们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他们能够正常、安全地就医。医院安全生产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隐患等同于事故’。”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祁松强表示,医疗卫生机构主要专注于专业技术服务,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医疗护理领域,因而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短缺,队伍建设也不够专业。大部分投入都用于改善医疗技术或提升老百姓就医环境,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不足,医疗卫生机构在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中也面临着不少压力。
近年来,医疗行业不断发展,全社会对医疗资源需求持续增加,医院既有建筑改造成为新常态,其空间环境设计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医院安全问题是一个体系,不仅仅是一个点,整个医院的设施设备是相关联的,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事故率降低了,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朱一俊说。充分适应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新要求,持续推进医疗建筑设计与管理领域的新突破,是广大建筑设计者和医院管理者肩负的时代责任。
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只有平安,才有发展。只有时刻拧紧安全生产的“阀门”,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和谐的医疗环境。
创新技术,光学微生物感控引领医疗消毒新变革
作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部分,医院感控工作在推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感控工作的目的就是避免医院内生成微生物,同时阻止医院成为某些微生物传播的放大器。清洁是卫生的基本要求,想要更好地预防医院微生物风险,消毒必不可少。医院微生物环境复杂,易感人群聚集,有效的消毒措施是守护患者与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防线,也是医院风险管理重点之一。
“我们去到一些医院之后,发现ICU最头痛的其实是床单元的消毒,因为ICU的病人他基本上都在一个重症状态,不太可能把危重病人搬抬出去后,再用紫外线臭氧或者其它的一些方式进行消毒。”江苏智紫纳米科技有限公司CEO陈政说,传统的消毒方式在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中已显力不从心,亟需创新技术的加入。
在此背景下,222nm远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出现为医院微生物感控工作带来了创新解决方案,这一技术能够实现人机共存安全地消杀,在医院微生物感控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医院ICU、烧伤科、洗消间等特殊区域,传统的消毒方式如紫外线臭氧等可能因操作复杂或对患者造成影响而不便使用,而222nm远紫外线消毒技术则能够在这些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中发挥作用,解决床单元消毒等难题。
据陈政介绍,按目前最保守的安全剂量要求,222纳米波段紫外光被生物物质高度吸收,使其不能透射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及眼睛的泪液层,所以对人体是安全的。于此同时,222纳米波段能够直接破坏病菌的核酸和蛋白质,相比传统254纳米消毒紫外线,具有更强的消毒能力。
在ICU、烧伤科、洗消间等特殊区域,222nm远紫外线消毒技术能够解决床单元消毒等难题,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医护人员和患者感染的风险,还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为医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22nm远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医院微生物感控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应对复杂多变医疗环境、保障患者与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相信将为医院的安全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智慧同行,共绘“未来医院”新图景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浪潮中,传统的医疗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智慧医疗”的崭新纪元,智慧医院建设作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核心引擎与突破口,正引领着医疗行业向更加高效、智能、人性化的方向迈进。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革新,更是对医疗服务模式、管理体系及患者体验的全面重塑。
“智慧医院建设的深远意义在于,它巧妙融合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大数据处理能力,构建起覆盖医疗、科研、教学、人事、财务、后勤及安全生产等全方位的智慧化管理体系。”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主任委员张建忠说。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医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推动了医院管理效能的飞跃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后勤管理作为医院运营的坚实后盾,其智慧化转型正成为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智慧后勤管理平台的应运而生,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后勤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跃升,为医院构建了一个安全、和谐、高效的运营环境。它不仅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江苏卫士博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波说,后勤安全管理必须始终坚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底线思维,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与群防群治机制,确保每一项工作流程都严格遵循安全规程与技术标准,为医疗工作的安全顺畅保驾护航。
如今,智慧医疗的触角已广泛延伸至医疗服务的每一个角落,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医疗生产力的革新与发展,成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构建未来医院蓝图的核心动力。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与深化应用,智慧医疗将在医院管理的各个领域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医疗的新篇章,为健康中国、平安中国贡献更大力量。(岳婷 李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