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立足“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全面实施机关党建助企建、助重特大项目攻坚、助营商环境优化“三助”行动,以政治建设为“圆心”,以服务群众为“圆面”,以中心工作为“半径”,构筑起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的“同心圆”,使党建工作成为促进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坚持党建赋能,画好“企业服务”同心圆。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一把手”带头深入服务企业,深入重特大项目攻坚及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一线,直接联系挂钩帮办。选派优秀党员干部驻企指导,开展与企业结对共建、理论联学、活动联办,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入企、学习培训及时入企。该局组织政策宣传党员先锋队赴企业开展自然资源领域法规政策宣传,自觉当好服务企业的支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348省道漕运养护工区、服务区项目和小李庄加油加气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以一个项目的名义申请办理供地手续,因348省道漕运养护工区和服务区是划拨用地,小李庄加油加气站是出让用地,供地手续难以办理,相关业务部门党员干部通过选址论证程序,重新出具规划条件和红线,两个项目最终分别通过不同的供地方式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设计方案已分别履行批前公示程序。

  矢志跨越赶超,画好“项目攻坚”同心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项目建设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也是高质量党建的“驱动盘”。该局坚持“新增跟着盘活走、分配跟着效率走”,科学调配1.74万亩用地计划,一方面实施电子政务,推广网上办理业务,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强化部门间协调,简化跨部门审批程序。今年以来全市共获批批次/项目92个,获批总用地面积1.04万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面积6771.23亩。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健全重大项目服务机制,建立节假日期间重大项目审批和要素服务保障通道,全力保障重特大项目落地。一方面提供政策咨询与指导,帮助企业理解并利用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优化审批流程,减少企业开办和项目启动的时间成本,329个省市重大项目应保尽保。为推动市重点项目淮安市兴淮河项目选址工作进展,水利局完成选址报告编制工作,该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指导选址编制单位修改完善申报资料,在资料完善后迅速为该项目核发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书》。

  强化提速增效,画好“营商环境”同心圆。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经营主体而言,不可缺少。该局全面推进“提位并联”“拿地即开工”审批常态化,开展策划生成项目269个,项目数位列全省第一。实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容缺办”,常态化推行规划许可两证“即办件”模式,公开办事流程、标准和结果,工业项目规划许可申请即办,立等可取。一方面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窗口,方便企业办理各项手续。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定期收集反馈,持续改进服务,增强企业信任度。比亚迪集团申请名下19幢企业厂房首次登记,为积极促进比亚迪项目加速落地,不动产登记企业服务专窗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帮助企业梳理办证材料,提高办证速度,全程做到即办即审,19幢厂房全部当天拿证,助力比亚迪企业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生动诠释了“淮安效率”助力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蔡大成 徐春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