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发布《2024年常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为了让读者充分了解白皮书,我们分7个章节对白皮书进行解读。

《2024年常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2024年,常州市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多点突破,通过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多元调解与社会共治协同发力,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创新发展与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行政保护,亮剑打击侵权行为​

常州市以行政裁决体系建设为抓手,创新构建“点面结合、示范引领、全域提升”的工作格局。新北区获批全省首家知识产权行政裁决所,武进区与经开区设立行政执法巡回审理庭,实现专利侵权纠纷“一窗通办”,极大提升了行政保护效能。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执法部门“重拳出击”,共处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15件,其中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64件,出具电商侵权判定意见528件,调解纠纷415件,行政处罚208件,形成强大震慑力。​

在细分领域,各部门同样成果显著。市版权局开展“青少年版权保护季”“剑网 2024”等专项行动,全年查办版权案件23起,涉案金额超90万元,其中“10・14”江苏常州侵犯著作权案被列为全国挂牌督办案件;市司法局通过人民调解,成功化解465件知识产权纠纷,涉案金额达2200万元;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出动执法人员9331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972家,立案193起,抽检的 212个种子样本全部合格;常州海关连续第九年开展“龙腾行动”,采取保护措施3批次,查扣侵权商品近10万件,其中一起案件扣留侵权牙膏5万余支,创下近10年常州口岸侵权货物数量新高。

深化司法保护,提升案件审判质效​

司法保护层面,常州两级法院充分发挥职能,实现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全覆盖,深化“三合一”审判机制,优化诉讼程序。2024年,全市受理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民事案件1530件,审结1331件。其中,民事案件新收1359件、审结1275件,适用惩罚性赔偿3件,8件案件判赔额超100万元,最高达501万元;刑事案件新收50件、审结48件;行政案件新收4件、审结5件,以严格司法守护知识产权“生命线”。​

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协同作战,成果斐然。检察机关结合“检察护企”“检护民生”行动,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7件,其中审查逮捕10件、批准逮捕7人,提起公诉31件95人,启动综合履职32件;市公安局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案件20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73人,捣毁制售假窝点63处,移送起诉212人,涉案金额超3亿元,形成司法保护强大合力。​

推动多元共治,创新纠纷解决路径​

常州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模式,依托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多元调解、行业自律”四位一体的纠纷解决机制。一站式非诉平台和快速处理试点成效显著,案件整体办理周期较法定时限压缩超50%;版权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全面落实,实现调解委员会成员全覆盖;市市场监管局与市中级法院、科教城管委等建立调裁审集约式合作机制,整合专业技术与调解资源,打造诉前、诉中、诉后全链条矛盾化解体系。

在助力企业“出海”维权方面,常州成绩亮眼。建成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常州分中心,对接国家级专家库组建海外维权专家库;常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护航出海,多措并举助力企业‘走出去’”案例入选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十大典型经验做法。此外,市贸促会全年服务境外参展企业100余家,实现展前知识产权辅导100%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全省首家新能源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常州成立,成功化解新能源领域纠纷20余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超1000万元。​

面向“创造—保护—运用—服务”全链条,常州将继续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协同机制,探索更多元化的纠纷解决路径,深化社会共治格局,以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张本甫 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