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发布《2024年常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为了让读者充分了解白皮书,我们分7个章节对白皮书进行解读。

《2024年常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在国家、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常州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建设,从成果突破、政策完善到协同共治,全方位筑牢知识产权发展基石,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强市建设硕果盈枝,标杆经验全省推广

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的赛道上,常州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连续六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在省级设区市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评估中,更是持续保持优秀等次,成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的 “排头兵”。新北区与市本级双双获批国家级 “市域、县域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 试点,标志着常州行政裁决能力与规范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在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机制创新方面,常州成绩斐然。其 “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 改革经验被省委深化改革委员会在全省复制推广,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试点验收。独创的 “一案四查” 工作法,以刑事案件为切入点,全面审查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线索,构建起立体化执法链条,不仅获最高检简报转发,更登上《检察日报》头版头条,成为全国知识产权执法创新的典范。

司法领域同样亮点频出。常州中级人民法院与武进区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表现卓越,庭审与裁判文书在全省法院 “百场优秀庭审”“百篇优秀裁判文书” 评选中斩获一、二、三等奖,彰显出审判质量与公开透明度的双提升。多篇论文在江苏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年会征文中获奖,法院系统还荣获 “优秀论文组织奖”,为知识产权法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贡献了 “常州智慧”。

政策体系迭代升级,护航发展精准施策

为构建知识产权发展的坚实政策框架,常州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常州市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2—2024 年)》聚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及强企建设,给予全方位扶持;《常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单设知识产权章节,明晰知识产权全链条工作责任;《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则针对新能源领域,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司法实务层面,常州制定《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的技术鉴定审查指引》与《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公证提存工作办法》,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规范。修订印发的《常州市企业知识产权涉外维权援助办法》和《企业知识产权涉外维权指引》,更是为企业 “出海” 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指南,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行稳致远。

协同共建凝聚合力,护航产业行稳致远

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领域,常州积极构建 “护航企业 — 协同治理” 新格局。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商务局、海关、科教城管委等部门签署多项《协作备忘录》,实现行政、司法、海关与地方多方联动,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协同效率。市检察院联合公安、法院出台《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管辖的若干意见》,靶向解决商业秘密犯罪立案难题,形成打击侵权犯罪的强大合力。

“新知护航”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成效显著,入选省级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首批典型案例,并在全省 “检察护企” 专项行动中崭露头角。该机制为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 “防护网”,成为常州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份白皮书不仅是常州知识产权工作的成绩单,更是其立足产业基础、激发创新活力的生动写照。(张本甫 郭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