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主办的“长三角遇上大湾区”融媒新闻行动圆满收官。来自长三角“一市三省”、粤港澳大湾区及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记者组成媒体团,先后走访无锡、扬州、南京三地,解码两大经济引擎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共舞密码”,探索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从“无人驾驶”到“超算之巅”

  在无锡首站,记者团探访了全国首个城市级车联网建设运营平台——无锡市车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具备L4级驾驶能力的无人小巴成为关注焦点,小巴长5.5米,可载10人,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及高清摄像头等感知设备,实现200米范围内的全场景动态避障与自主决策。目前,无人小巴已安全运行500万公里,服务17.7万余人次,覆盖6条固定线路和200余个网约点位。

  车城智联与华为、福特、奥迪等企业合作构建丰富的车联网生态,重点推进“5G+V2X”技术应用。公司负责人介绍,无锡正以“智能网联之城”为目标,通过基建、数据、应用和产业闭环,推动车联网与智能网联汽车的高质量发展。

  随后,媒体团走进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这里拥有世界上首台峰值运算性能超过每秒十亿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是我国首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的世界领先超算。中心由科技部、江苏省和无锡市三方共同建设,并委托清华大学管理运营。

  长三角与粤港澳共建创新生态

  “硬科技”为双湾合作提供了技术支撑,而科创产业融合区的实践进一步展现了双方资源整合的深度。在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展厅,两地的合作成果集中展现。无锡经开区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成立的“锡港协同创新中心”,为推动两地的创新联动、人才交流和资源流动作出贡献;元始工业智能科技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探索智能制造应用。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大湾区同样有着多年合作交流基础。2024年7月,长三角国创中心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共建的“香港—长三角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标志着长三角与香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坚实一步。签约以来,双方积极合作,启动“面向高熵合金的结构优化设计与3D打印成形工艺”和“面向集成电路的不锈钢微丝增强铜基均热板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两大项目,聚焦产业真实需求,结合双方科研及工艺优势,共同开展应用于真实工业场景的研发合作,推动技术落地。

  运河遗产与美食之都的双向赋能

  作为中国第四个“世界美食之都”,扬州以淮扬菜为纽带,积极促进美食与文旅融合,探寻合作机遇。活动中,媒体团品鉴了“会唱歌”的冶春蒸饺、“会跳舞”的蟹黄汤包,并现场解锁蒸饺要“夹角边,一口鲜”、汤包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吃法,在“园林+非遗+美食”的沉浸式文化场景中看到了扬州早茶的传承创新。

  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现出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的成果。近年来,公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修复为主抓手,以助力运河重生为主方向,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河道清淤、绿化美化、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成为国家4A级景区,屡获嘉奖。博物馆以14个展厅、7.9万平方米展陈空间,借助AR、5G全息投影等技术,还原运河历史脉络,累计接待游客超1200万人次,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标杆。

  扬州市邗江区沿湖村通过“生态+文化”模式,从传统渔业村发展为“全国最美渔村”。该村建设国标垂钓中心、渔文化博览馆等场所,举办“开渔节”“丰收节”等活动,推出“渔家三宝”等特色农副产品,不断提升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游客满意度。

  在活动充实的行程中,媒体团深刻感受到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在多个领域的互补优势。从技术攻坚到文化交融,从产业协同到生态共建,长三角与大湾区的“双湾共舞”为区域协同发展树立了标杆,在创新驱动与人文关怀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鲜活实践。长三角与大湾区,在共舞中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潘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