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月1日江苏高速公路流量超552万
较去年同期增长4.8%,车虽多了路却更通畅了
2025年“五一”假期首日,江苏高速公路迎来出行高峰,全省高速出口总流量达552.06万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4.8%。面对超大流量考验,江苏交通执法联合公安交警和江苏交控,精准施策、智慧调度,全省路网通畅率达95.17%,严重缓行里程同比大幅下降31.7%。
针对跨江通道压力,江苏首次实施“水陆并行”分流策略:一方面,交通执法部门联合江苏海事局加密江阴、苏通、沪苏通大桥上下游6条汽渡航线,日均增派渡轮360班次,分流车辆1.5万辆次;另一方面,通过走访物流企业、在运输场站张贴海报、发送短信提醒等方式,引导货运车辆错峰出行。假期首日,货车流量同比仅增0.9%,客货混行矛盾显著缓解。
“以往货车扎堆过江,却经常绕来绕去过不了江,今年提前收到交通部门的错峰建议,我们调整了发车时间,运输效率反而更高。”泰州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为缓解重点路段压力,江苏在江阴大桥、苏通大桥等热点区域实施“高普联动”分流,首次通过干线公路信号灯“绿波”控制、情报板实时提示,引导车辆绕行平行国省道,均衡全路网流量。依托“智慧扩容”技术,江苏预设开放应急车道327公里,通过可变情报板、无人机喊话等方式实时提示车辆通行规则。同时,全省布设402处路面救援驻点,联动45个快赔点和56个医疗消防备勤点,假期首日,高效处置突发事件2001起,平均处置时间仅19分钟。
不仅如此,省交通综合执法局还与高德、百度等导航平台深度合作,仅“五一”当天动态发布83条出行提示,实施27次线路调度,引导80万辆次车辆主动避开拥堵节点。全省1.2万块情报板实时更新路况,定向推送短信超千万条,形成了“云端+终端”的信息服务网,让节日出行的车主上路更有底气。
针对新能源车出行需求,江苏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在49个繁忙服务区新增固定充电车位246个、移动充电车位238个,总充电能力较春节提升80%。
在京沪高速平桥服务区,省交通运输厅联合江苏电啦啦新能源科技公司共同推动全国首个高速公路“移动充电航母”投用,一次携带3600度电,能满足100台以上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需求,最大电量可支持8车同时充电。在阳澄湖服务区,“移动充电机器人”实现了自动找车,让新能源车主充电更方便。
“以前充电要排队一小时,现在随到随充,执法人员和志愿者引导,体验好多了!”新能源车主陈先生表示。以茅山服务区为例,“五一”当天入区新能源车2208辆,同比增长约20%,其中使用充电桩727辆,充电平均时长约30分钟,基本做到即来即充,零故障、零投诉。(石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