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的李女士在办理医保报销时,切身体验了通州医保服务的“新速度”。“孩子出生没多久就感染了新生儿败血症,当时一心就想把孩子治好,也没考虑其他的,出院后才想起医保,好在6个月内及时缴纳,提交报销材料后,没想到2天时间,报销款就到账了,效率真高!”李女士满意地说。
让李女士赞不绝口的医保服务效率,得益于新上线的OCR智能审核系统。过去,通州区医保零星报销主要依赖人工审核,存在耗时长、成本高、易出错等问题。OCR智能审核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票据信息的自动录入和智能校验,大幅提高了报销效率,减少了参保群众的等待时间。
“医保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制度安排,医保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一支部一实事、一党员一承诺’活动,支部党员分组走村入户,在充分调研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将医保服务智能化提升作为支部年度实事项目。”通州区医保局机关党支部书记曹玮表示,OCR智能审核系统等实事项目的推进,有效提升全区医保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服务与民生期盼“双向奔赴”。
今年以来,通州区聚焦贯彻落实党员队伍建设“党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实事、一党员一承诺”活动,推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化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带头深入一线扎实开展调研、建立实事清单、积极承诺践诺,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全力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瞄准群众所需所盼,解决群众身边事、关切事,才能推动“支部实事、党员承诺”落到实处。通州区各领域基层党支部坚持学用结合、开门教育,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小切口选准1—2个实事项目,支部党员围绕实事项目承诺践诺,支部间同质同类项目开展实事项目党建联建,引导广大党支部、党员锚定群众急难愁盼,协同作战、聚力攻关,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总有党员在身边”。
“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必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真正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自己的‘上心事’,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通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说。目前通州区围绕乡村振兴、社区善治、发展提质、惠民增效等分类建立实事项目清单,标准化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幸福餐桌”计划等352个实事项目已经全面开展。(通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