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中午,给老人分餐结束后,23岁的曹艺潇就穿梭在各个房间收拾垃圾。曹艺潇总是面带微笑,熟练地将垃圾袋收口、拎起旋紧,并重新套上新的垃圾袋,其间还会跟老人聊上几句。

5月4日,曹艺潇在为入住老人收拾垃圾。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作为南京市建邺区社会福利院5楼的护理领班,曹艺潇早晨六点半到班,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半,在做好台账、完成楼层基本管理的同时,还要协助或配合护士和护理员参与各种一线护理工作,比如查房、分发药品、给老人配餐、为需要的老人喂饭洗漱等。

5月4日,曹艺潇在为入住老人整理晾晒的被套。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我平均每天要在楼道里走1万多步。”曹艺潇笑着说,福利院从4楼到9楼,每层都有一位“00后”护理领班。“我们学的都是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有专业特长。再加上年轻,都能吃苦。”
建邺区社会福利院办公室副主任常笑也是一位“00后”,她说,福利院护理部一共45人,其中15人是“00后”。“我们2020年刚入学时,养老专业还不算热门,同班很多同学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没想到毕业后,这个专业特别吃香。”常笑说,尽管如此,不少同学毕业后,并没有从事与养老相关的工作。“我们宿舍一共5人,毕业后只有两人从事养老行业”。
常笑认为,一些同学之所以“轻看”养老,主要是职业认同感不高,以及来自家人的压力。“从事养老行业,如果没有爱心、责任心,没有奉献精神,是做不长远的”。

5月4日,陈晓晓将餐车推到每个房间前为老人分餐。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24岁的陈晓晓是7楼的护理领班,她与3名护理员共同照看着楼层31位老人。她熟悉每位老人的饮食习惯,荤素搭配、菜量大小,她几乎不用问,就能将老人的午餐分好。老人用餐期间,陈晓晓匆忙吃完工作餐,就准备在楼道巡查。
老人们开始午休了,护理员也可以小憩片刻,但楼层护理领班此时需要不停地走动,重点关注那些生病的和长期卧床的老人。“我们一般下午会更忙,因为帮老人洗漱的工作量很大。”曹艺潇说。
建邺区社会福利院目前共收住200多位老人,院长易婕说,为了鼓励年轻人参与养老一线护理或后勤工作,南京市对工作满一年的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分别给与一次性入职补贴5万元、4万元和3万元,福利院还给新入职员工每月1000元租房补贴。
“年轻人对养老行业来说,不仅是活力,更是能力。”易婕说,中国的养老机构经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后,当前正进入智能化建设阶段,更加需要年轻人加入。(记者朱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