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5月6日电(记者陈席元)“青春正好,留泰更好。”近日,江苏省泰州市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泰州日”青年人才“留泰”专线活动,市委书记姜冬冬向广大高校学子发出“‘泰’想留住你”的诚挚邀约。活动不仅展现泰州对人才的热切渴望与满满诚意,更开启了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崭新篇章。

  泰州,这座充满蓬勃活力的城市,正全力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精心构建“泰有引力”人才生态体系,凭借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情实意的关怀、真招实策的举措,服务青年和人才。以“三个不相信”的豪情壮志,彰显“给青年舞台、让青年出彩”的坚定决心。

  都说“泰有引力,爱才之州”,泰州究竟有什么样的“引力”?在2024年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行榜上,江苏有8个设区市跻身前40强,占全国五分之一,泰州位列第33名,较上一年度提升6名,提升幅度在江苏省居于前列。

  从扬子江药业的“全球研发中心”到长城汽车的“氢能重卡基地”,从“光伏重镇”到“船舰摇篮”,近3年,泰州年均集聚青年人才超3万,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约2800名。

  泰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杨峰说:“泰州不仅有丰富的就业机会,还有蜂鸟青年创客比赛、租金补贴、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实实在在的创业支持,让我更有信心留下来发展。”

  泰州出台《青年人才“聚泰”三年行动计划》,市、县两级每年拿出3.8亿元,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各项补贴福利。去年,泰州全市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大海新晨”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热潮涌起,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

  如何让青年的“星辰大海”和泰州的“大海新晨”更好融合?

  在泰州市委组织部指导下,泰州团市委联合教育、工信、人社等部门共同推出留泰“一十百千万”工程,即绘制一张“大海新晨”产业研学地图,打造十大产教融合典范,开展百场校地对接活动,构建千家留泰企业矩阵,吸引万名学子留泰。

  “今天,我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产业研学,参观了扬子江药业。”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学生曹智慧说,“泰州‘大海新晨’的产业布局和我的专业高度契合,尤其是大健康领域的机会很多,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希望能在这里开启职业生涯,让我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落地。”

  “大海新晨”产业体系是泰州发展的关键引擎,而产教融合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副书记蔡伟分享了企业的产教融合成果:“集团与泰州多所高校深度合作,通过党建共创、岗位技能提升等方式,密切了与高校的联系。目前,集团在职泰州地区高校毕业生有719人。我们还开设了扬子江学堂,助力大学生快速成长。”

  新浦化学人力资源部经理张毓育表示:“我们与泰州学院等高校合作,通过产学研项目、产才融合规划,吸纳毕业生并为他们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公司设立了董事长人才发展基金,助力员工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留下来,岗位“任你挑”,创业“有扶持”,见习“有前景”。“泰有引力”青年人才政策及福利,为青年人才送上事业、安居、幸福三个大礼包。

  “我们聚焦青年发展全周期,在就业求职、创新创业、婚恋交友等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上用力,实施‘服务在泰学子留泰十件实事’”泰州团市委书记钱琨说,“从‘苏青创业园’的创业扶持到‘青年夜校’的赋能培训,从‘青缘汇’的甜蜜护航到‘青年人才驿站’的暖心守护,泰州全方位助力青年成长,为‘青春留泰’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