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高港区人大常委会口岸街道工委聚焦中心大局,发挥代表优势,让每一位人大代表成为主角,在代表讲坛的平台上有收获、有感悟、有提升、有作为。

  “头雁”引领,代表讲坛是传授履职经验的交流平台

  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先进模范,为发挥“头雁”示范作用,带动“群雁齐飞”,激活代表履职“雁阵效应”,口岸街道工委邀请辖区内的“老代表”徐勤生授课,开启了人大代表讲坛“第一课”。

  徐勤生连续六届当选区人大代表,其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他围绕如何发挥代表作用、履行代表职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结合自身履职和工作实际,以小见大、真实具体,深情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履职故事”,用“代表话”讲述“家乡事”,用“乡音”传递“民心”,他的履职经历,犹如一粒粒珍珠,串起了人大代表的成长历程;犹如一条条溪流,汇聚起现场听众的共鸣。台下不时响起的阵阵掌声,仿佛诉说着代表们向榜样致敬、争当表率的决心。

  党建赋魂,代表讲坛是筑牢思想根基的学习课堂

  口岸街道辖区内人大代表、议政代表中的党员比例均在70%以上,为引导人大代表牢记职责使命、永葆清廉本色,口岸街道人大工委搭建“党建+代表”融合平台,联合纪工委、党建办邀请泰州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泰州市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副主任钱成教授,为全体代表专题开展了一次以廉政文化教育为主题的代表讲坛。钱教授深入浅出,用廉政故事警示每一位代表要时刻恪守为民初心。与会代表交流心得体会时表示,这样的讲坛十分必要,作为人大代表,更应该带头厚植遵规守纪、修身正己的理论底气和实践根基,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捍卫者。

  “党建+代表”形式的讲坛,既宣传党纪党规,又联系代表工作,既帮助代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也为代表履职赋能,提升履职能力,促进了党建工作和代表工作互联互融、共同推动。

  专业支撑,代表讲坛是服务选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史代表,请你帮我量量血压”“史代表,心血管病人平时要注意什么”……这是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史爱梅把代表讲坛变成一次公益讲座,带到基层社区的场景。

  为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优势,激发他们的履职热情,口岸街道人大工委将辖区代表根据行业特点分组,为他们搭建特色履职平台。结合史爱梅深耕医疗领域、热心公益、业务能力强的特点,口岸工委精心谋划以健康知识为主题的代表讲坛,邀请史爱梅作为主讲人,并在代表队伍中招募志愿者,共同深入社区、企业,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普及急性心梗的规范化救治流程,提供问诊、检查、诊断等医疗服务。群众感激的目光和一声声道谢,让代表“小课堂”意义非凡。

  实效导向,代表讲坛是培育发展活力的一方沃土

  回到今年首期以“推进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代表讲坛,这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能力培训,通过政策讲解、知识宣讲和动员号召,让代表充电蓄能、深受启发。企业领域的人大代表田备说,“要抢抓人工智能创新机遇,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大工委负责人李美娟表示,要以代表讲坛为契机,深挖人大代表项目招引产业链协作潜力,发挥各领域代表特别是企业代表的资源优势,激发代表参与项目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

  近年以来,口岸街道工委结合乡村振兴、法治建设、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多次开设实用技术代表讲坛,邀请知名专家、群众基础实的老党员、工作业绩突出的基层干部为代表授课,紧扣主题,紧贴实践,开门见山,深入浅出,既有政策也有案例,既说问题也说方法,既谈经验也谈思路,让代表们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拓宽了履职思路,提升了履职能力,更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积累了资源、储备了力量。(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