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畅通法院与各机构的协作机制,提升金融纠纷化解质效,近日,南通市崇川法院邀请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南通分局、市银行业保险业协会、各金融机构召开座谈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通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喻桂华,党委委员、副局长施靖,金融消保科负责人陈倩文,崇川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陆燕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王小燕,南通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汪亚兵,南通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兵出席会议。
立案庭庭长赵楠深入分析了金融案件审理态势,针对金融纠纷总量持续增长、司法需求与司法供给之间不平衡、诉讼材料不规范影响速裁快审效率等问题,分别提出了具体应对举措。
金融庭庭长陈五建通报了第一季度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情况,提出将与保险行业协会进一步对接,加强保险纠纷行业先行调解和司法确认的工作。
王小燕指出,当前金融执行案件面临的财产处置流程效能阻滞、执前督促功能虚化、交叉执行协同障碍等堵点,并表示将优化风险防控体系、深化执源治理协作、完善执行保障机制,构建长效治理格局。
各银行、保险公司负责人对崇川法院高效审理、强力执行金融案件给予高度评价,并围绕实务痛点展开交流。针对金融机构代表提到的共性问题,法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建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崇川法院与南通金融监管分局共同搭建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优化营商环境、缓解司法压力、维护金融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法院与金融机构的常态化沟通,有助于从源头减少纠纷,推动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陆燕红表示,在发展与安全的前提下,要聚焦提升金融调解成功率、债权转让问题、银行资产处置问题,在诉源端推行“风险提示+自行催收”,诉前端开展“智慧调解+专业督促”,诉中端实施“要素式审理+示范裁判”,诉后端强化“执破衔接+信用修复”。一是前端治理,筑牢风险防线。持续加大法院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同力度,强化信息共享、常态联动机制。金融机构持续强化业务前端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加强授信审查和授信后跟踪、健全贷款审查、风险防控等机制。二是协同聚力,构建共治格局。强化共商共治,进一步整合法院、金融监管分局、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调解组织等力量,依托“法韵崇川”金融智调平台的实体化运作,有效发挥“银保和事佬”等调解组织作用,提升金融纠纷矛盾化解效率。三是创新作为,激活解纷效能。要增强改革创新思维,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加强金融机构代理人业务培训,实现法院与金融机构的良性互动,在诉调对接、司法确认、自动履行、信用修复等方面扩大先行调解效果,推动构建权责明晰、运行规范、高效联动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喻桂华指出,当前金融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聚焦源头治理,提升风险防控效能。要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融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战略发展的全过程,对矛盾突出、诉求集中、波及面广的普遍性问题和苗头性隐患,及时捕捉、精准研判;二要聚焦实质化解,厚植为民服务情怀。要充分认识到多元解纷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着力提升基层网点服务水平和金融纠纷应对处理能力,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把矛盾化解在机构内部、消灭在萌芽状态。三要聚焦协同善治,共交基层治理答卷。要聚焦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加强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管的协同联动,共同构建风险预警、协同处置的全链条防控体系和金融市场协同善治的新格局。
崇川法院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同与会单位携手打造“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司法裁判终局”的金融治理新生态,共同守护江海明珠的金融安全,谱写崇川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华章。(王曙曙 严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