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麦正值生长关键期,淮安市淮阴区夏圩村田间管理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眼看今年又要迎来丰收。5月7日上午,几位夏圩村村民看着200亩长势喜人的小麦,不禁聊起了“功臣”——2024年底新建的小水电站。村民时海青说:“自从建了小水电站以后,我们用水不仅更畅通了,还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水电费,我们老百姓相当高兴!”

  这一惠民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淮阴区人大新渡口街道工委的基层民主实践。2024年,由于征地拆迁,夏圩村4000多亩耕地仅剩200多亩,而老水电站远在几公里外,不仅灌溉效果差,而且浪费水电。时海青与几位村民合计了一下,走进村部试了试“码”上见代表的法子,扫码、留言、提交。仅20天左右时间,经过村书记、人大代表实地勘察、开议事会、拨付资金,一座灰顶白墙的泵房便很快立在了耕地边。

  “码”上见代表,是新渡口街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大创新举措。群众扫码留言、人大代表“接单”、分管部门落实,“三步走”的流程一气呵成。同时,街道组织人大代表、议政代表成立代表专业工作室,排定每周四上午为固定接待日。这样一来,线上与线下代表履职平台互为补充,让选民的诉求得以多渠道、多样化、及时反映。新渡口街道人大办秘书冯致远介绍:“我们人大办设计‘码’上见代表制度的初衷,一方面是将大数据和‘铁脚板’结合,顺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周四上午时间局限,青年、中年白天上班,没法到现场来,因此设计线上留言平台,多听听这些群体的声音。”

  “码”上见代表是“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支撑其运行的“里”。

  表里相依,“码”上见代表工作出色,正是当地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的有力彰显。2024年底,夏圩村拆迁工作接近尾声,部分居民注意到小区内缺乏充电桩。在居民向人大反映后,仅一个多月时间,18组充电桩,共计400个充电位便全部建好。夏圩村村两委收到人大代表反馈的问题后,第一时间召开村支两委会研判问题、制定方案,从开会到实地查看、安装充电桩,居民全过程参与。夏圩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夏克胜说:“居民全程参与,对我们来说就是监督,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通过参与、监督这一体两面的过程来实现的。”

  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通过基层民主实践,小到解释政策、化解群众矛盾,大到办儿童辅导班、租赁闲置厂房,人大代表陆续解决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各项事宜。新渡口街道办财政所所长、淮阴区人大代表赵惠刚介绍道:“我们现在遇到的村内部事情,一般三日之内就能解决,需要协调其他部门的事情,一般两周内也一定能解决。”

  在基层民主实践的沃土里,淮阴区人大新渡口街道工委在持续探寻着耕耘之法。近期,街道修建了“求是亭”,用于户外接访群众,在舒适的自然环境中,与群众聊天、谈心。不仅如此,人大代表还会不定期走访群众,随时随地留意、记录群众遇到的问题。赵惠刚表示:“对于民意,我们的态度是不仅反应要快,还要精确,主动做好服务、精准对接诉求。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优化办事流程,找到更多基层民主实践的‘金钥匙’。”(崔希晨 翟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