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洪泽区地处淮河下游,横跨“两湖”、纵贯“三水”,湿地资源丰饶,是候鸟南北迁徙停歇觅食的重要区域。今年以来,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洪泽分局多举措并行,持续加强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保护,全力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
压实保护责任,撑起生态“保护伞”
洪泽区以林长制为重要抓手,构建起区、镇、村三级林长体系,并将野生动物保护纳入“林长制”职责范畴,各级林长均把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作为重要履职事项。年初,全区召开林长制专项会议,进一步压紧压实保护责任。同时,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区级协调机制,研究禁食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殖单位退出补偿及动物处置等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条例,全力遏制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活动。
联合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巡查活动
部门联动执法,拉紧监管“高压线”
为加强区域内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维护生物生态安全,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洪泽分局联合区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破冰行动”“网盾行动”等专项行动,对洪泽湖沿线、老子山淮河流域等鸟类栖息地及迁徙区域开展执法巡查,严厉打击非法猎杀、售卖等违法行为。组织开展野生动物“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农贸市场等可能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推进行刑衔接,联合公安对重点区域非法狩猎行为开展整治。今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3次,出动执法人员20余人次,覆盖各类商户、餐馆80余家,查处移交刑事案件1宗、收缴野生动物及其制品136件。
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等宣传日开展科普宣传
加强日常巡查,织密保护“安全网”
洪泽区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日常巡护,结合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建立日监测和周监测巡查机制,通过人巡、技巡等手段,强化候鸟迁徙期间疫源疫病监测和巡护工作。围绕洪泽湖沿线合理划定监测点,巡查记录迁徙候鸟活动周期与疫源疫病发生情况,上报疫源疫病监测信息183条,上报率100%。经监测,记录陆生野生动物12目26科54种,未发现异常情况。推进村居群防群治,对涉及候鸟迁徙栖息区域组织明察暗访。今年以来,开展日常巡查105次、巡查里程约2800公里。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对受伤鸟类及时救助,开展救护4次,救护率达100%。
查获违法猎捕野生鸟类现场
活化宣传载体,筑牢全民“守护墙”
洪泽区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宣传日及中秋、春节等节假日,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三进”“以案释法”等系列宣传活动,深入校园、水产市场等区域,通过科普公开课、张贴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今年以来,出动宣传3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1000份,张贴宣传海报300余张。在洪泽湖沿线等客流量密集区域设立野生动物保护警示牌14块,鼓励居民举报相关违法行为,形成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洪泽区将继续以林长制为抓手,完善野生动物保护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绿色保障。(李佩恒 曹渝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