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启动
近千项文化大餐等你来体验
5月13日,2025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暨“博物知旅”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文创市集、平行分享会、“夜游运博·千年流光”等系列活动,联动全省各地推出171项主题展览、409项教育研学活动、107场博物馆“六进”以及79个文创活动,将吸引八方游客开启博物之旅。
活动现场发布了江苏省馆校合作优秀案例和2023—2024年博物馆研学游精品案例、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重点展览项目,以及2025国际博物馆日全省主题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18个历史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和4个革命文物类重点展览项目。这些项目围绕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展示长江文明、大运河文化等重大主题,具有鲜明的江苏文化特质,彰显“水韵江苏”独特魅力,深受业界肯定和广大观众喜爱。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文博青年讲学团”江苏站授旗仪式。5月起,“讲学团”将走进江苏各高校,分享文博行业前沿动态和发展成果。
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博物馆传统供需模式和运行方式。“从运河出发: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2—2024年藏品征集成果展”是主会场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展览之一。72岁的田晋萍阿姨特地从北京赶来参观,在元代青白釉波斯人物香插前,她饶有兴趣地使用互动屏详细观看了文物的每个侧面,并对中运博的展陈水平连声叫好。
博物馆文创是当下最“出圈”的创意产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楼大厅的“文创市集”上,徐州博物馆以西汉楚王陵出土侍女俑为原型的变脸冰箱贴、苏州博物馆的吴王夫差剑毛绒玩偶、连云港博物馆《西游记》元素的系列文创等各地博物馆的爆款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我们以绒为瓷,以绣为釉,设计了两款独特的绒瓷刺绣摆件。”南京市博物总馆产业发展部的谢宇萌说,这两种“绒瓷”摆件,外形分别来自南京市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元代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和明代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看似瓷器,实则为软软的毛绒玩具,让文博爱好者将“国宝”捧在手心、抱在怀中。
当天下午还举办了两场平行分享会。“青年学术分享会”围绕博物馆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博物馆的重要社会教育、研究功能,博物馆与青年人的相互成就和与技术融合的积极探索3个子主题,重点探讨快速变化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的青年如何与时代共振。“博物馆数智化成果分享会”邀请在数智化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博物馆代表,围绕展览与展示、教育与传播、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分享各自在数智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于锋 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