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南京市雨花台区始终重视发挥退休老干部的独特优势,持续挖掘这座蕴含着闪光精神的“红色富矿”。

  中共雨花台区委老干部局、雨花台区档案馆联合开展雨花台区老干部口述历史采集工作,真实记录老同志们的经历与荣誉,展现南京解放以来全区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历程、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新一代雨花人心怀热爱、接续前行。

口述历史采集现场

  作为雨花台区建设、改革事业的奉献者、亲历者、见证者,退休老干部们用真实的讲述,勾勒出雨花台区从往昔岁月迈向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到了农业学大寨的后期,我们雨花台区有7万多亩蔬菜地。其中,蔬菜地有5万多亩,而且做到了田成方、树成行,塘坝整整齐齐。雨花台区要供应南京市64%的蔬菜,成了南京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区政协原主席汪遵镕面对镜头,详细回忆了雨花台区农业建设的发展历程。

区政协原主席汪遵镕

  “雨花台区软件企业零的突破,始于一次简单的接待。当时,我在雨花镇当书记,中兴通讯前董事长侯为贵来花神庙村赏花游玩,由我接待。中途我向他提出,中兴通讯能不能来南京投资,并详细讨论了合作的可行性。”雨花台区原副区长梁建生说起软件产业的发轫,感慨万千。

  “2013年,‘两桥’地区启动建设,要攻坚前期手续办理、拆迁和融资三大重点工作,最开始也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融资。”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明顺回忆道,“经过多方协调,克服重重困难,‘两桥’建设融资第一年就到账50亿元。”

  从农业到商业,从医疗到科技,雨花台区的发展历程在退休老干部们的倾情讲述中得以系统、全面地梳理。

  “这些口述历史不仅是个人的记忆,更是践行‘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的生动体现。”雨花台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干部们是雨花台区建设发展的亲历者与奠基人,他们丰富的奋斗经历,是诠释雨花台区“强富美高”波澜壮阔实景的最佳注脚。

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费永远口述内容节选

雨花台区原二级巡视员李邦全口述内容节选

  据悉,共有28位退休老干部参与了此次口述历史采集活动。一个个鲜活、生动、真实的人物经历,通过近900分钟视频、332张照片以及超10万字的文字实录,转化为了“可听、可看、可感”的专题档案库。每一个视频、每一行文字、每一张照片,犹如种子的初心,永远扎根在雨花台区丰沃的泥土里,辉映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陆蕾)